种子生产严重滑坡需高度重视
随着国家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和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然而,记者从湖北省种子管理站了解到,作为粮食之母的种子生产却不容乐观,特别是水稻种子生产严重滑坡,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据近日召开的湖北省杂交水稻制种现场会信息,水稻种子缺口相当大。湖北常年种植杂交稻面积2000万亩,按每亩用种量2.5斤计算,需种量5000万斤。今年全省杂交稻制种仅6万亩,预计产种2100万斤,仅占需种量的44%,尚差2900万斤,缺口达56%。
与会代表分析湖北水稻种子生产严重滑坡的原因有三:一是自有杂交稻组合不多,特别是中杂,没有适应性广的好组合。二是农民生产种子比较效益降低,制种积极性下降。今年国家对生产粮食采取了每亩10元以上的直接补贴和提高粮价等优惠政策,但生产种子却没有优惠政策,两项比较,生产种子不如生产粮食。三是全省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差,难以抗御水稻生产期间的多种灾害,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承担风险大,少数种子企业甚至认为制种不如调种。
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湖北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加强水稻制种的田间管理,通过科学水肥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力争全省水稻亩产比上年提高50斤,6万亩杂交稻可增产300万斤;二是尽量扩大南繁制种,与会种子企业计划到海南和“两广”等地南繁制种3万亩,生产种子1000万斤以上;三是积极抓好优质常规稻种子的提纯、复壮和繁殖,扩繁2万亩,产稻种1600万斤,相当于400万斤杂交稻种子;四是尽早从外省调进法的、适宜湖北种植的品种;五是立足于长远,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并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让制种农民得到实惠。
尽管可采取以上措施,但有关权威人士透露,湖北水稻种子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同时,据与会代表介绍,湖北周边省份也存在类似问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作者:何红卫 向子钧)
摘自:2004.7.13.1版《农民日报》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