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农业要闻
农业要闻
河南灾区洪水回落 汛情缓解
  河南报业网讯:面对雨情汛情,河南20多万名干部群众同2000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一起,齐心协力,奋力抗洪抢险,力争把洪水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目前,曾发生5处决口的澧河水位已经大幅回落,十几万受灾群众被安全转移。民政部、财政部已紧急调拨1400万元资金用于河南省的救灾工作。 20万人一线抢险   据统计,漯河、平顶山、南阳、驻马店市共有20万名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为支持地方抗洪抢险,有2000名解放军官兵和175名武警官兵赶赴抗洪抢险一线,投入抗洪抢险和救灾战斗。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还积极调运防汛物资,支援抗洪抢险。截至目前,已向漯河、平顶山调运抢险救灾物资冲锋舟60艘、操舟机60台、救生衣5400件、编织袋5万条。由于指挥靠前,科学调度,此次洪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水位全面回落   18日8时,澧河上游主要支流干江河地区,独树站降雨428毫米、金汤寨站降雨409毫米、治平站降雨316毫米、小史店站降雨278毫米、官寨站降雨431毫米、保和站降雨340毫米、舞阳站降雨359毫米、漯河站降雨202毫米。从17日5时以后,澧河舞阳段堤防罗湾以上全线漫溢,10万漯河人民上堤抢险。   记者18日从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自17日晚以来,澧河的水位正全线回落,目前已经跌破“起爆”水位,这使得一度十分严峻的汛情趋于缓和。   据了解,18日上午8时,澧河上游官寨水文站实测水位由17日的69.79米降为63.21米,流量则从17日的5350立方米/秒降为39立方米/秒;河口水文站实测水位由17日的72.36米降为65.57米,流量则从17日的3100立方米/秒降为680立方米/秒,均已经跌破“起爆”水位。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情况和天气预报的信息,未来3天内,澧河将不会出现较大汛情。 10.8万公顷农田受灾   记者18日从民政部获悉,截至7月17日14时的统计,河南农作物受灾面积10.8万公顷,成灾4.6万公顷;受灾人口155万多人,成灾人口约100万人,被围困村庄达102个,已转移安置人口约15万人;倒损房屋数千间。其中叶县近两万人口被困,经济损失达1.9亿元。   灾情发生后,民政部领导高度重视,指示有关部门迅速与灾区民政部门联系,了解灾情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救灾响应预案。民政部杨衍银副部长率工作组已于18日赶赴河南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首次实现异地会商   首次启用的河南省异地防汛会商视频会议系统,不但及时发挥了实时传送汛情等重要作用,也为有关部门科学防汛决策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7月18日,记者在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看到,河南防指的各位领导在指挥部利用异地防汛会商视频会议系统,与漯河市防指、平顶山市防指的一线指挥人员进行异地会商,通过一线传输的画面,及时了解到两地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以及救灾布置等紧急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该系统向两市发布了实时防汛指挥命令,防汛前线和指挥后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该系统经过10个多小时的连续运行,图像清晰,语音流畅,性能稳定,满足了指挥决策人员异地防汛指挥决策的需要。 灾后重建全面展开   18日,来自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说,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展开。   在位于淮河支流澧河下游的泥河洼滞洪区,大概有8300万方水储存于此,滞洪区内13万亩农田全部被淹,所有居住在滞洪区内的居民,已提前安全转移到外围的大堤上。   舞阳县湾庄村村民湾四青说,从17日天不亮的时候,大队干部冒着大雨挨门挨户叫醒熟睡的群众向大堤转移,先转移老年人和小孩,然后劳力都上河堤搞防汛。   为了确保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当地政府紧急从周边县市调集了防汛和生活物资,转移到大堤上的群众,住进了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领到了方便面、矿泉水。   与此同时,17日18时30分,河南防指已经关闭了泥河洼滞洪区的进水闸,现在滞洪区的积水正通过放水闸向沙河全力泄洪。一些低洼处被淹的乡镇也组织了应急抢险队进行排水,预计3天后滞洪区的积水就将全部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