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专家建议:“杀”出一个羊产业
  几年前,对于布尔山羊的恶炒我们一定记忆犹新。在硝烟散去之后,价格持续低迷,让许多人企图一夜间暴富的梦想成了泡影。但是,对于这项已具规模并关系千家万户农民增收的产业来说,该坐下来认真研究这项产业何去何从了。5月中旬,陕西省一批畜牧专家聚集一堂,为布尔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开出了药方。   “只有杀羊,才能摆脱当前的被动局面”,省畜牧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周占琴经过深思熟虑,激动地说,自己正准备办一个羊肉馆,探索布尔山羊发展的新路。   至目前,我省拥有纯种布尔山羊8000多只,而被誉为“中国布尔山羊之乡”的麟游和永寿县,去年杂交改良羊就达40多万只。在市场炒作的大背景下,纯种羊和改良羊被相互混淆,造成了今天的混乱局面。杀羊,瞄准的目标是改良羊,将这些羊推向餐桌,本来就是当初引种的目标。另一方面,对纯种羊也要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在国外,作为种用的畜禽,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我们在布尔山羊发展的初始阶段,更应进行严格的种群纯化。   对于杀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曹斌云称其为纠正错位。他认为前阶段既然炒作走偏,就应该坚决地纠正,要适时地把布尔山羊引入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上,这就需要在管理、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动脑子,强化、组合和集中市场要素已成必然。要接受市场低迷存在的合理一面。曹斌云设计了一个农民养羊增收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每户可以饲养25只土种母山羊,用布尔山羊进行杂交,年产羔羊50只,短期育肥,当年出栏,年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显然,杀羊已成为当前一件重要工作,可以使布尔山羊的种群更纯,更重要的是,唯有这样才能提前实现肉用目标,加速培育肉羊市场。只有杀得多,才能改良得快,才能为广大农民在养殖方面致富做出贡献。而绝不可再以坑害大部分人为代价,富了少部分贩羊的人。现在,我省已经拥有占全国1/3的纯种布尔山羊群,其规模为全国最大,优越的条件是外省无法比拟的,要充分利用全省至少150万只当地的基层母羊,加速进行改良,推向市场,无疑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   绿色世纪公司经理张若楠,正在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在周至和户县广大农户推广布尔山羊肉羊的饲养,他认为,关键在于打出肉的品牌,进行羊肉的分割和深层次的利用,比如开发羊羔肉、提取羊胎素等,市场价格就会成倍地提升。目前他正在开拓一条陕西通往深圳、香港市场的路子,羊场投资规模达2000多万元。   把炒作的改良种用羊变为肉用,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别的不说,仅饲养方式的转变,就牵涉一个系统工程。哪里适合饲养,哪些山羊不能改良,农户养多少适宜,具体的发展中,怎样充分地利用农区秸秆,育养和催肥的利润如何等,这些都需政府的服务、引导工作紧紧跟上,否则,一个良好的机遇又会失去,一个即将成就的产业就可能葬送。宝鸡农业局的郝恩让提出了建设性的提议,他认为,布尔山羊肉羊产业的发展,大户饲养是关键,就如房屋要有基本框架一样,唯此这个产业才能拉动。据说,全国知名的“草原兴发”就拥有6个万头肉羊育肥场,我省发展养殖业应很好地借鉴。   布尔山羊适应性强、羊体硕大、生长快、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改良优势明显。与本地山羊比较,改良羊生长速度提高1倍以上,最突出的是屠宰率,改良后的羊出肉率由20%多提高到接近40%。麟游县畜牧局张志勇局长认为,半年出栏的改良羊效益最高,长的形同“肉疙瘩”,很有市场开发的价值。   过去,我省的奶山羊也曾经占到全国的1/3,由于产业化经营跟不上,无品牌,导致最后丢掉了全国大市场。我国是一个养羊大国,总饲养量居世界第一。山东、河南、江苏和四川等7个省羊出栏数量占全国的71.6%。从全国养羊的水平看,平均每只出栏羊仅产肉13.64公斤,产肉率低得可怜。当前我国还大量进口羊肉,仅辽宁每年进口花去2930万美元。在国外,牛羊肉消费比例占到肉类总量的70-80%,市场尤以乳羔、普羔最缺,羔肉价格上百元一公斤,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在这种大背景下,为我们发展既展示了诱人前景,也为我们“大开杀戒”,杀出一项大产业,增强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