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海水脱盐应对水危机
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使澳大利亚这个正遭遇特大旱灾的国家更加缺少淡水。为此,该国科学家近日建言,对海水及含较多盐分的地下水进行脱盐,可解决该国缺少淡水的问题,并认为这是应对长期淡水危机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科学家们指出,在澳大利亚对淡水的需求在不断上升的同时水脱盐成本在下降,而且,正遭遇历史上最大旱灾的澳大利亚有可能接连遭遇另一个旱灾,因此,现在澳大利亚应该大规模地对海水和质量差的地下水进行脱盐,以应对淡水危机。
目前,澳大利亚堤坝水位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农民想方设法用淡水浇灌庄稼,主要城市的居民按照严格的用水限制规定使用饮用水。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们近日告诫人们,澳大利亚利用大量的海水和含盐地下水为其水源的时期已经到来。
2004年6月下旬,澳大利亚各州及联邦政府领导人在一次特别会议上共商解决其缺水问题的方案,力图使该国最大的河系之一墨累河恢复生机。这条河从昆士兰州起源,穿越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最后到达阿德莱德,它不再汇入大海,其河口还吸入一些含盐的水。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处世界上最干旱的有人类居住的陆地,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消费国之一。长期以来,水脱盐一直被认为太昂贵,但位于堪培拉的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土地与水部门副主任汤姆?哈顿说,水脱盐成本以平均每年4%的幅度下降。
水脱盐技术在一些国家被广泛应用,如沙特阿拉伯半岛国家广泛采用这项技术,以色列建立了50个水脱盐工厂,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也采用这项技术。哈顿认为,水脱盐技术是当今世界上解决水供应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尤其是在干旱地区。他指出,在西澳大利亚州边远地区,由一些采矿公司建造的约10个水脱盐工厂非常成功。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建造一个耗资2.42亿美元的工厂,以满足佩思15%的饮用水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200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