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将稳步上行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行情以平稳上行为主,销区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而产区市场价格略有上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地区小麦市场价格1640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30元/吨;运城地区小麦市场价格1570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30元/吨;石家庄地区小麦市场价格1580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20元/吨;济南地区小麦市场价格1640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30元/吨;全国小麦平均价格为1529元/吨,较上周上涨9元/吨。   伴随国内小麦市场价格的上涨,产区农户固有“卖跌不卖涨”的心理有所增强,企业收购工作陷入僵局;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近期暂停了集中拍卖和销售小麦的活动,为市场价格合理回升提供帮助;然而国家对粮食企业收购政策也做出调整,资金不足将影响小麦购销市场活跃。与此同时,我国小麦进口数量的增加也将对市场形成打压效应。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小麦价格有可能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幅度将会有限,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农民惜售心理增强   新麦上市以后,由于政府对农民实行了多种优惠政策令农民大幅减负,因此农民大部分持有余粮静待市场变化。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目前收购量普遍低于去年同期,这些企业由于较长时间难以收购到小麦,现阶段已被迫抬高收购价格。据悉,7月下旬以来,各地小麦收购价格比6月份上升了0.02-0.03元/斤,其中河北中部约为0.77元/斤、山东为0.75-0.78元/斤、河南为0.74-0.75元/斤、陕西约为0.75元/斤、江苏约为0.73元/斤、安徽约为0.72元/斤。受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影响,以及政府对政策宣传等因素影响,农民对今年后市小麦价格继续上涨的期望值增加,惜售心理有增无减,这就导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困难,为保证收购任务的顺利完成,企业仍会适当调高收购价格,对于整体小麦市场行情上涨起到促进作用。   集中拍卖和销售停止,市场价格有上涨条件   根据有关部门反映,自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通知要求,暂停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稻谷的集中拍卖和销售以来,不但产区河南郑州先前准备的陈粮拍卖已经暂停,其它主产区小麦轮出也相互交错进行,受此影响,市场的供应相对减少,而市场消费水平就相应增加,给市场价格的有效回升提供条件,据悉,天津蓟县因周边三河地区陈麦轮出,该县便暂停陈麦出库,这样使得蓟县陈麦价格日前出现明显上涨。国家出台此项临时性政策,意在推动小麦市场价格上涨、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近期国内陈麦出库数量仍将相对有限,对于刺激陈麦市场价格上涨提供条件。   小麦收购资金不足,影响市场收购进度   截至目前,新麦收购已经开始两个多月了,但农发行对粮食企业的贷款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并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前不久,农发行召开全国分行长会议上传出消息,对粮食企业接受当地政府委托承担政策性粮食购销任务的收购资金需要,农发行将在坚持“谁出政策,谁拿补贴,谁承担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及时发放粮食调控贷款并严格管理。对粮棉油企业自主经营粮棉油所需资金,根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掌握贷款发放。而粮食企业收购资金贷款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各地并不完全一样,加之不少地方粮食企业正在改制或改组,多数地区资金不能满足,且到位时间迟缓。加之,目前农民惜售气氛浓厚,公路运输费用高企,为此,后期多数企业资金难以有效到位,收购进度将难以提升。   进口小麦预期增加,对市场将形成打压   由于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下降,主要通过消耗库存弥补缺口,这导致库存量急剧降低。虽然今年我国小麦丰收,但依然供不应求,并存在较大缺口,必须通过进口来弥补。据悉,6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23.32万吨。我国小麦单月进口数量突破100万吨,这标志着我国自1997年开始的小麦进口锐减的局面已暂告一段落。从国际小麦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欧洲和前苏联国家的小麦都获得了丰收,这对主要小麦出口国---美国构成了竞争,可以说在目前的国际粮食市场上,卖方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国的需求,可以说这种局面对中国的粮食进口比较有利,可以买到更低价格的小麦,加上最近国际运输价格的不断下滑,进口小麦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而中国对小麦进口关税进行了减免,种种迹象表明进口小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对国内小麦价格上涨构成巨大压力。   综合来看,尽管近期国内小麦市场行情走强,然而市场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利空因素,对于市场价格上扬将起到打压,后市国内小麦市场行情仍将以上涨为主基调,但涨幅预期有限。而农民的惜售心理不断增强,企业收购资金的难以到位,将使收购市场也将陷入窘境。提醒企业密切关注国内小麦收购市场动态,以及市场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