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产品质量监督亟待加强
2004年9月23-24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农药检定所在山东省泰安市组织召开了“农业部种衣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暨信息交流会”。16个省级农药检定所、5家种子经营企业和61家种衣剂生产企业共11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农业部 2004年种衣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意见。交流了种衣剂质量合格生产企业管理经验和不合格生产企业整改工作情况。邀请有关专家就种衣剂登记管理、标准实施工作和种衣剂产品研发、营销及种子包衣技术新进展进行了讲座。会议代表还就当前种衣剂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抽查结果不容乐观
本次共抽查黑龙江等10省市38个种衣剂生产企业和11个经销单位生产经营的 62个种衣剂产品,产品质量合格率为 77.4%,分别比2002年和2003年提高5个和8个百分点,但不同省区种衣剂市场的产品质量差距较大,如黑龙江、河北和山东省抽查合格率均不到 70%。本次抽查经销单位的合格率仅为 27.2%,远低于生产企业88.2%的合格率。部分经销单位经营未登记种衣剂产品,产品中不含标称有效成分,标注的生产单位为非定点生产企业。抽查中还发现个别定点生产企业的种衣剂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涉嫌生产假劣农药。
二、种衣剂行业面临诸多问题
我国种衣剂科研、生产和使用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生产企业规模小而多,低价无序竞争严重,致使产品配方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滞后。尤其是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种衣剂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成本高、收效低;二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农药经营单位资质审查和监管制度,经营市场混乱;三是需加大对种衣剂技术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尽快提高种衣剂生产应用水平。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要尽快改变种衣剂行业发展不利局面,增强促进行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农业部门规范和整顿农药市场,加强企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通过合并、合作做大做强,积极应对国外大公司的挑战。
三、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种衣剂市场
种衣剂市场管理是农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源头控制与市场监管、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集中整治和制度建设、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四个结合”的思路,把规范生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紧抓好。下一步,我部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一是对涉嫌制售假劣农药的生产企业依法立案查处。二是责令生产企业立即收回不合格产品,并监督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收回不合格种衣剂产品的登记证,并停止办理该产品的续展登记。三是进一步调查核实非定点生产企业和未确认的生产企业,追究经营单位违法经营责任,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假劣种衣剂的黑窝点。各生产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强化共赢意识,加强合作。同时,还要促进行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维护市场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研发,强化服务意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农药产品。 (植保植检处供稿)
信息来源:中国农药网 (200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