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奶牛可产“无抗奶”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孙怀昌发明的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基因药物获得了国家专利。使用该基因药物治疗奶牛乳房炎不会像抗菌素疗法那样使挤出的牛奶中残留药物。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一般方法是抗菌素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由于乳房炎的致病菌种类繁多,通常需将这些药物进行组合和超量使用,有时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根据国家卫生标准,乳房炎奶牛经抗菌素治疗后5天内所产的牛奶因含有大量的抗菌素而不能饮用。另外,长期使用抗菌素容易导致耐药菌株产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用新型基因药物代替抗菌素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不仅使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使治疗后的奶牛乳汁中不存在药物残留,同时奶牛本身不会产生抗药菌株等问题。 (王丽红)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