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发展肉牛业应从草抓起
               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  张健 黄勇富   草业的提出和发展在我国不过才20年时间,近些年的经验证明,草丰则畜增、畜壮。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草在畜牧业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把草看成是自然产物,未把它看成是一个产业,结果就出现了重畜轻草、只牧不建的弊端,造成了有些地区人畜争粮的后果。可以讲,种植牧草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近年来,随着“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草食家畜、节粮型畜牧业”的出台,这为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肉牛业和草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起步较晚的草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草业应当优先发展   一、发展草业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草业可促进农业的发展,我国目前有9亿亩中低产田,在有条件的地方完全可以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进行草粮轮作,既改善了土壤肥力,又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形成的动态的草、粮种植比例,可对粮、奶、肉的产量自动调整,亦降低了对粮食仓储的压力。利用农田发展草籽产业和人工草地,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并减轻对天然草场的牧压,同时,可以改变我国的食品结构,将“粮食安全”提高到“食品安全”的水平。   二、发展草业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草地畜牧业单位面积产值比种植业高1-8倍。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必须有草业的支撑。现阶段我国对优质牧草的需求是:每年7000万吨工业饲料需要优质草粉的添加;全国1.3亿头牛,2.8亿只羊,特别是440万头奶牛需要优质牧草的支撑。   三、发展草业有利于促进奶业的发展   我国绝大部分奶牛场的奶牛是从国外进口的优良品种,平均每个泌乳期产奶量只有4000千克,而畜牧业发达国家均在8000-10000千克。奶牛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优质蛋白饲草的支撑。   四、草业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经济支撑点   西部历来是我国传统的草地畜牧业区域,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的84.37%,草业既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特别适合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主要经济支撑点,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国家扶贫工作的主要经济支撑点。   五、草业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体   草地在拦截地表径流方面远高于没有草被覆盖的林地。还草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力,比还林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比较优势:种草比种树(乔木)的投入小、见效快、成功率高、辐射面宽、产业带动系数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能兼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我国草产业及下游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1)草产品的国际市场前景:我国优质牧草生产成本较美国和加拿大低,在国际主要草产品需求的亚洲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2)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肉类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猪肉价格低57%,牛肉低84%,羊肉低54%),加入WTO后价格优势更加明显。(3)国内的市场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牛羊肉、奶、皮毛、绒等草食家畜产品的消费量持续稳定上升,市场需求趋增。对畜禽生产数量偏高,市场基本饱和,价格波动较大,但食草畜禽价格多年来一直坚挺。   七、提高我国草地生产力的空间大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只有新西兰的1/80,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1/10。人工草地产草量是天然草地的5-10倍。如果能实现人工草地面积5亿亩的目标,并建立围栏草地10亿亩,全国草地生产力可提高9-19倍,百亩草场畜产品产量可达到310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目前的美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