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服务在发展
今年6月,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分布在国内30个省(区、市)的1600个样本农户,再次进行了“农户市场、技术信息状况”的抽样调查。截至7月30日,共收回有效问卷1550份。
信息手段向“三件合一”改善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户拥有的信息手段不断改善,电话、电视、电脑逐渐“三件合一”。目前,有电话机的农户占全部调查户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0.9%提高到了50.5%。有电视机的农户占全部调查户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0.3%提高到了91.3%。计算机的拥有量从一年前的每一千户8台增加到了16台,增加了约1倍。能上网的农户上年同期仅占全部样本户的1.0%,今年提高到了1.7%。
在过去的一年里,平均每100户订阅报刊、杂志27份,比上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平均每户用于订阅报刊、杂志的费用为24元。平均每户购买农业技术书籍0.8本,户均花费6.85元,比上年略有减少。
一年来,有38.0%的农户接受过不同程度的生产技术培训,其中有5.3%的人接受的培训是收费的,接受生产技术培训的农户平均每户支出培训费13元。
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仍占主位
购买生产资料:主要靠经验和农技人员介绍农户生产经营决策依据的信息,仍是主要通过传统的传播渠道获得的。自己的生产经验、农业技术人员的当面传授是农民接受生产经营信息的主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传播媒体中电视的作用在不断提高。
农户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决定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经验,在农户的全部选择中,所占比重高达44.3%。第二位是农业技术人员介绍,占17.7%。第三位是广播和电视的广告,占10.7%。而计算机网络、合同或订单等方式的影响仍很小。
采用新技术:主要靠邻里示范和读书看报
在学习和运用生产技术方面,虽然传统方式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代传播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强。在样本农户的选择中,“向周围的农民学习生产技术”占38.0%,仍然是第一位。“县乡农业技术人员传授”占21.8%,居第二位。第三位是“农民自己读书看报”,所占比重为14.5%。需要指出的是,选择“看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的比重由上次调查的8.5%增加到11.9%。可见,农民越来越重视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其他的传播方式,如根据合同或订单、专业技术协会和信息发布会、农广校等,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对农民采用生产技术的影响比较小。
出售农副产品:主要靠集市和邻里渠道
农户决定是否出售农产品的主要依据,首先是依赖自己在集市上了解到的价格,其次是听村干部或邻居说,两者分别占到全部选择的35.6%和29.0%。根据收购合同了解信息的比例接近9%。由于有人上门收购而决定出售农产品的占8.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获取农产品销售信息的合计有14.0%,通过供销协会、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份额虽然还很小,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加。
生产经营行为:市场供求形势影响增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仍是影响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在农户的选择中所占比重尽管与上次调查相比下降了3.3个百分点,但仍占到33.6%。市场供求信息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也是影响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与上次调查相比,在全部选择中所占比重都有所提高。说明农户在生产决策中,比以前更多地受到市场供求形势的影响。周围邻居的示范效应所起的作用有所减弱,在全部选择中占9.0%,与上次调查相比下降了3.5个百分点。村干部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也在进一步减弱,占全部选择的比重从上次调查的7.9%减少到了6.4%。而合同和计算机网络这类在发达国家非常普及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我国农村的影响还非常微弱。
价格是影响结构调整主因
市场价格在农户生产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头等重要的作用,认为市场价格对调整生产结构很重要或重要的农户占93.6%,仅有1.0%的农户认为市场价格对结构调整没作用。不过,在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自己的经验和周围农民的示范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全部样本户中,认为这两项重要或很重要的农户分别占90.6%和70.1%。除以上3项外,被调查者认为对生产结构调整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依次为产品的特色、县乡农技人员授课、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合同订单、农民经纪人提供的信息、报纸杂志的宣传、乡村干部的布置等。
农技员当面传授最受欢迎
这次调查中反映出,农民非常欢迎农业技术人员当面传授知识。在全部样本户中,认为农技人员当面传授的方式很好和较好的达87.0%,超过对“与周围农民交流”的重视程度。
农户间的交流和示范仍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很好或较好的占全部样本的86.7%。受欢迎程度居第三位的是通过看电视获取信息,认为电视信息很好或较好的农户数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其他方式的受欢迎程度依次为书报、信息发布会、黑板报、宣传品、计算机网络等方式。
价格变动信息农民最需要
与上次调查结果相同的是,集贸市场价格和国家粮棉收购价格的变动继续为广大农民所关注,认为这两项价格信息重要或很重要的农户分别占全部样本户的90.1%和82.7%。与上次调查不同的是,加工企业收购信息、产品订单信息,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认为这两项信息重要或很重要的农户比重与上次调查相比分别提高了3.4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另外,认为国际市场价格信息重要或很重要的农户也从上次调查时的37.9%增加到现在的40.8%。本次调查中,农户对其他各种信息的重视程度也都比上次有所提高,可见广大农民对各种生产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强。
对传统信息渠道满意度较高
由于各级农业部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上付出的努力,农民对农业信息体系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比上次调查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电视、报纸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当面讲授等方面。
全部被调查户中,知道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农业节目的农户从上次调查的60.0%提高到75.2%。知道《农民日报》的农户从67.7%提高到68.7%。76.9%的农户知道农村技术人员的讲课。半数以上的农民知道《农民文摘》和农广校。
对于目前的农村信息传播方式,农民比较满意的集中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农业节目、农业技术人员的讲授和《农民日报》、《农民文摘》等几个方面。在“知道”以下传播方式的农户中,对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满意的农户占84.9%,满意率与上次调查相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对《农民日报》的满意率为76.4%,与上次调查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讲授表示满意的人达到78.3%。对农业信息网等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的满意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于我国各地农村发展水平不平衡,也还有相当多的农户不知道现有信息渠道,特别是对计算机网络、科技服务电话专线等需要依靠先进技术手段支持的传播方式知道的还较少。这说明,要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业信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农村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办公室 武志刚 )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