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猪价走势趋稳
据初步预测,今冬明春猪价虽然仍会有小幅变动,但价格水平有望在现价基础上保持大体平稳的态势。
第一、现行猪价水平较高,饲养者有较好收益,农民养猪信心增强。
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全国猪价仍处较高价位,其猪粮比价约在1:6.5左右。按照现行生猪购价和饲料价格,饲养生猪收益较好,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最近半年多来,仔猪成交价格居高不下,10月份全国苗猪成交价平均每公斤15.94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8.1%,高于同期全国猪肉平均价格的5.98%,这说明农民养猪信心增强、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有望基本稳定并略有增长。
第二、粮食增产和粮价、饲料价格的回落,将有利降低饲养成本,促进生猪生产。
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我国粮食总产有望达到4.55亿吨,可比去年增产约2000万吨。新粮上市后,粮价已略有下降。生猪是以饲养饲料粮为主的家畜,粮食增产和粮价下降对发展养猪十分有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新玉米的大量上市和部分地区陈玉米的轮换抛售,全国玉米价格已逐渐回落,每吨较前期下降约30元左右,跌幅约2.5%。此外,豆粕等蛋白质饲料价格也有所下降,这将有利降低饲养成本,促进生猪生产。
第三、城乡市场猪肉销售量增长,流通畅活,也将带动生猪生产的发展。
今冬明春是猪肉销售旺季,需求量相对较大。上海市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中,猪肉社会零售量平均每年递增4.43%,2004年因受“禽流感”影响,供应压力增加,销售数量偏高,预计全年增长7%左右。另据一些专家学者调查,我国猪肉的消费主体仍然是农村。这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首先,我国农村人口仍占多数。据不久前有关部门公布,我国农村人口7.98亿人、城镇人口5.02亿人。前者约占61%,后者约占39%。其次,目前农村人口猪肉消费量较低,今后增长潜力巨大。特别是今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扶农支农的政策,预计全年农民现金收入将比去年增长10%左右,这必将拉动农村购买力的增长,当然也将增加一部分猪肉消费。猪肉销售增长,也将拉动生猪生产。
信息来源:中国牧业 (200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