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农业腾飞的翅膀
??访省政协委员张冬平
本报记者 李晓辉
省民建副主委、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冬平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省“大宗农产品不优、优质农产品不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出现了“蔬菜烂田头”、“肥猪囤栏里”等现象。这些都说明,我省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进程中,农产品标准化则成了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省近年来开展的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活动,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张冬平的说法。我省正阳县建立完善了生猪、小麦、花生等主导产业的标准体系,成为我省第一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漯河市全市3个县都已成为示范县,并提出了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的目标;原阳县大力推广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原阳大米成为全省首批11个名牌农产品之一。
张冬平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重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也出现了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值得重视的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质量参差不齐,分散经营的农户很难确保产品的质量,这些问题积累到最后,还是要转嫁到农产品上,这也是我省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农产品标准、检测、监督三大体系上形成规范,并以此引导农民的种植和养殖行为,将是目前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内在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报) (200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