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介绍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 var. sativus boeck.)又称油莎草、铁荸荠、虎坚果等,地上长禾,地下结果,属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s)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Cyperus L.)多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在田间呈株丛生长,植株高度一般为50-130 cm。属须根作物,根系发达,须根白色线形,长10-35 cm。分蘖力极强,为20-130个。一般每个分蘖有须根50-70条,须根上分布根毛,大部分分布在0-20 cm的表土层里。油莎豆是集粮、油、饲、绿化功能于一体的作物,具有耐旱耐瘠薄的特点,生态适应性较广,要求年均气温20℃以上,生育期一般在120天左右。油莎豆主要收获物为地下豆状块茎,一般亩产300-600公斤,茎豆富含油脂、淀粉、糖、多种维生素等,既可以用来榨油,还可生食或炒食,亦可提取淀粉、制糖、加工食品、酿酒、饮料等。

       油莎豆起源于非洲,随后被引入到欧洲,并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13世纪后,油莎豆已经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美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我国最早是在1952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从苏联引种油莎豆,又于1960年从保加利亚引入栽培。先后在北京郊区的沙土地、低洼地、荒土地和盐碱地试验种植,均获成功,每亩产量可达500公斤。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大力推广,全国二十多个省掀起了油莎豆种植高潮。但由于收获难度大、种植成本高、市场销路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民种植油莎豆的热情大为减退。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全国油莎豆种植一直处于低潮。2000年以来,随着对油莎豆经济价值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以及栽培和深加工技术的提高与完善,全国部分地区陆续又开始引种和扩大种植油莎豆。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对油莎豆产业开发进行了有效探索。2016年,农业部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将油莎豆作为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规划指出,要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油莎豆等,增加新油源。2019年,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油莎豆科技创新任务,并启动“大豆及其替代作物产业链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主持单位具体实施。2021年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将“高产优质油莎豆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年《“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将油莎豆列为特色油料作物,提出到 2025 年,面积稳定在 20 万亩左右。 利用现代育种技术,选育推广高产、高出油率、易采收新品种,集成组装油莎豆绿色高效保护性种植模式,加快研发配套机械,研究防止“杂草化”的技术路径。2023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先行,技术攻关、稳步推进,培育主体、产业融合”的思路,聚焦油莎豆生产和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研发投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利用闲散耕地、丘陵、河滩、荒地、沙地等积极发展油莎豆等特色油料,稳妥有序推进油莎豆产业发展。

       现阶段,油莎豆的种植、收获、产品深加工等技术以及人们对油莎豆产品的认识都有了很大提升,产业发展形势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调发展高品质农业产品和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视变得更加喜人,油莎豆产业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