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河南省小麦航天育种取得新成果
  本报讯 (记者马鸿钧)近日,记者从省种子管理站获悉,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的“太空6号”小麦新品种,已于8月31日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我国第二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太空小麦”。   目前,我国小麦良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从而培育出一批高产、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在育种方法上,亟待通过新的手段和方法以获得突破性进展,而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正是这样一种有望打破常规的育种新途径。   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从1991年开始就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育种中心等单位合作,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小麦种子进行太空诱变试验。截至目前,该所共进行了两次返回式卫星和一次高空气球搭载试验,先后选育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系。其中选育的“太空5号”已达到国家优质小麦标准,并于去年通过了省级审定,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太空小麦”,并获得了“十五”国家首批品种后补助奖。   该所最新育成的“太空6号”小麦适宜在我省北中部的早中茬、高肥水地种植。在1998年至2003年进行的品种比较和省区试验及生产试验中,其产量屡居首位。该品系属弱春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优点是分蘖力强,耐寒性好,苗期长势壮,株型紧凑,成穗率高,综合抗病性优;其面粉白度高,淀粉糊化特性好,适于加工生产高档挂面、方便面、馒头等。其缺点是旗叶有干尖,熟相较差,中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据介绍,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培育小麦新品种是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承担的我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十五”国家“863”计划项目。该品种顺利通过此次审定,标志着我省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