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河南科技报》: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

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


  本报讯 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梁慧珍研究团队,大力开展河南道地药材和珍稀濒危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新品种选育及常用大宗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有力推动了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河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北药”的南界,“南药”的北界。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河南道地药材的优异品质,形成了河南中药材的核心优势。目前河南分布的植物类道地药材种类主要包括“四大怀药”、红花、金银花、艾、辛夷、山茱萸、丹参、连翘和冬凌草等30多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中药材资源的无序采挖、工农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一些药用植物的野外适生环境遭到破坏,加上一些珍稀名贵药材繁殖困难,导致很多药用植物的优良种质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流失了大量蕴含优良基因的种质资源,甚至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8月27日,在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河南农业现代研究开发基地,阵阵微风吹来,缕缕沁心入脾的药香使人心旷神怡,金银花、艾草、辛夷、菊花、地黄等多种河南道地中药材随风摇曳,这是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梁慧珍研究团队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及育种示范基地。这里是集中药材新品种引种驯化、种质资源创新、试验示范推广、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和技术人员实习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主要开展河南道地药材和珍稀濒危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新品种选育及常用大宗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等工作。依托所承担的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任务、国家和省级中药材科研项目,团队先后收集保存红花种质资源2000多份,金银花种质资源50多份,菊花种质资源200多份,艾种质资源120多份,收集的河南道地药材及国内外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1万多份。目前建设有种子储藏室一个,用于保存以种子繁殖的中药材,如红花、白术、柴胡、板蓝根等。对于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菊花、山药、地黄、西红花、芍药、艾草等,主要通过种质资源圃进行活体保存。此外,对于石斛、西红花等对生活环境有特定要求的中药材品种,通过温室大棚保存及组织培养进行体外保存。

  梁慧珍研究团队根据生产需要,以河南道地药材“卫红花”为基础材料,成功审定了河南省第一个红花品种——豫红花1号,还培育出豫红花2号、豫红花3号、豫红花4号等药用、油用、药油兼用及菜用新品种,目前该系列品种已在河南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选育审(鉴)定了豫紫苏1号、豫紫苏2号、豫菊花1号、豫菊花2号、怀菊花3号、密银花1号和郑蓝1号;通过田间鉴评了适合加工艾炷、适合加工精油、适合食用的3个艾草新品种(系)。审(鉴)定的10多个中药材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万亩,解决了我省部分中药材品种种质混杂、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滞后、品质和产量不高等问题,为我省中药材品种选育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为积极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医药知识,该基地以中药材保护、种植、科研为主题,建立了河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学实践科普教育基地,该基地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中医药研学示范基地”。(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余永亮 )

《河南科技报》,2021年8月31日:B1版,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