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助推高新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讯 (记者王少华)12月13日,从省财政厅传出消息,为改变我省高新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现状,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拿出最少1000万元设立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力求破解我省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瓶颈。
成果转化,企业担心花钱不落好
我省的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如何?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的胡兴旺告诉记者,2001年至2005年,我省高校登记在册的科技成果达1402个,这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804个,转化率为57.3%,胡兴旺说,其实很多高校的科技成果经过鉴定但未登记在册,如果算上未登记的科技成果,这个转化率就会更低。
胡兴旺说,其中主要原因是很多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差,研发出来的成果与现实结合不密切,所以企业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前景心中没底,害怕投资转化的科技成果没市场,钱花了却换来不少风险。
财政出资帮企业规避资金风险
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共同出台的《河南省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我省每年从省级财政科技经费预算中安排最少1000万元,设立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胡兴旺告诉记者,转化资金支持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优先支持企业转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自主研发形成的科技成果。近日,我省已启动2005年度转化项目评审工作,最终确定的32个项目将分享今年1000万元的无偿科技资助。
胡兴旺说,设立转化资金就是要引导科研人员研发能够解决目前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的科技成果,减少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而造成的人、财、物浪费,并为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减少资金风险,提高我省的高新科技成果转换率。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