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概述与进展
1.紧密结合需求定向开展指导,扎实推进后双庙村产业帮扶工作
8月5日,省农科院小麦与农经专家赴后双庙村,为小麦种粮基地建设“把脉开方”,明确繁种与优质商品麦双轨发展的规模及关键技术,助推该村从无特产、无集体经济、无新农人的“三无”状态破茧转型,迈出产业振兴关键步伐。
8月初,驻村工作队针对蔬菜基地香菜出芽率低和辣椒病虫害等问题开展专项调查,通过田间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幼苗长势、土壤湿度及光温条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为农户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推动农业科技服务落地见效。
2.立足农科特色科技优势,夯实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
8月6日上午,海通乡召开防返贫监测系统收入核算与数据修订工作会,驻村第一书记张和臣研究员及全体工作队员参会,旨在加强动态监测和数据精准核实,为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奠定基础。
当日下午,濮阳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胡聚兵到后双庙村调研产业帮扶,充分肯定驻村工作队的举措与成效。
8月14日,驻村工作队向海通乡专题汇报乡村振兴工作进展,重点包括防返贫监测与“一户一策”帮扶、特色种植带动增收及基础设施提升等内容。乡政府肯定工作成效,并强调后续要聚焦产业稳定性和群众满意度。
8月20日,濮阳县发改委主任陈培汉一行考察驻村工作,实地调研暖棚和韭菜种植项目,高度评价省农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成效。
3.完成生产道路施工勘查,助力基础设施提升
8月13日,驻村工作队与海通乡农村管理部门一起对后双庙村种植基地的道路铺设工程进行现场勘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着力破解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4.深化县域技术服务保障,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8月5日与16日,濮阳县梁庄镇政府领导先后带领部分村庄村委班子及种植大户,赴后双庙村考察交流特色种植产业。驻村工作队针对品种选择、连作障碍和品牌打造等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并承诺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自驻村工作以来,濮阳县域内多个种植基地持续来村交流,标志着河南农科院“扎根一个村、辐射一个乡、服务一个县”的科技帮扶模式扎实推进。该模式以帮扶村为基础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站,形成示范推广效应,为基层注入科技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获得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8月19日,工作队深入前康庄村针对当地甘蓝种植进行现场指导,重点查看水肥管理、土壤健康状况及温控措施,指导农户通过调整滴灌、增施菌肥及加强通风等方式提升种植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8月20日,驻村工作队在后双庙村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开展项目建设督导,现场观察香菜、韭菜等作物长势,针对植株密度、土壤墒情及遮阳网使用效果进行查验;督查暖棚施工进度,协调解决棚体加固、排水系统等问题,确保尽快完成封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