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河南日报(农村版):雷振生:良种贡献功不可没

《河南日报》农村版:2007627日 第1版 要闻

 

夏粮生产创新高 小麦专家说丰收

 

小麦专家雷振生:良种贡献功不可没

□本报记者朱庆红

“科技助农,良种先行。在我省今年的小麦生产中小麦良种所发挥的重要增产作用再次让人们对小麦良种刮目相看。”6月26日晚上,刚刚从开封出差回郑的省农科院小麦专家雷振生研究员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我们知道,影响小麦单产的三大因素分别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能直接影响这三个因素的唯一客观物质条件就是小麦种子。”不愧是小麦育种专家,雷振生向记者一语“道破天机”。

“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我省小麦育种水平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从事小麦育种的单位为150多家,育种方法已从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发展到今天的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航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工程等,育种水平不断提高,育种方向也从单纯的产量型向高产、优质、高抗、广适方向发展,无论是抗病性、抗倒性都得到了提高,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从最初的8~10年更换一代,到目前的平均4~5年更换一代,这对小麦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雷振生简单向记者介绍了我省的小麦育种现状。

据雷振生介绍,1996年以来,我省先后有32个小麦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占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黄淮6省育成通过国家审定小麦品种数量的41%,位居全国首位。现在黄淮麦区的小麦主导品种都是我省的育成品种,小麦良种对我省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伴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小麦单产和总产连年攀新高,全省平均单产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每亩43公斤发展到349公斤,总产从300万吨增加到2800万吨左右。

“在我省今年的小麦种植布局中,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小麦优良主导品种就有15个之多,它们在今年的小麦生产中都表现出稳产、高产、高抗等优良特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指导农民管理措施到位,大部分小麦品种的单产在今年不利气候条件下都比去年有所提高,这为全省的小麦丰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得良种抗逆性表现得更加突出。”说到小麦良种在我省今年小麦生产中表现出来的优良特性,雷振生显得非常高兴。

“近10年来,我省培育的豫麦21、豫麦18、郑麦9023先后保持了全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第一的光荣称号。另外,近几年来我省每年向外省输出小麦良种在1.5亿公斤以上,可以不谦虚地说,我省的小麦育种工作在确保我省小麦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也对全国的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雷振生自豪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