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农业经济研究室院文明科室评选材料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农业经济研究室院文明科室评选材料
2007年年初,按照院的改革部署,本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形成优势”的原则,农信中心将业务相近的农业经济研究室与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室进行了合并,成立了新的农业经济研究室。一年来,在院、中心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院直处室和其它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两室很快融为一体,并凸现出了明显的整体优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室形成了“团结、干事、进取”的良好风气和“爱学习、善创新、促工作”的和谐文化氛围。
一、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一)加强了精神文明的组织领导
两室合并后,新的农经室成为了10人的大室,为促进两室合并后的真正融合,避免波动,减少矛盾,使全室人员在思想上、认识上能够迅速的适应和统一,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局面,研究室特别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小组,室主任任组长,并设立了专职联络员,负责与“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工作的联络与沟通,从而使全室的各项精神文明工作责任到人,落到实处,人员的思想交流纵横畅通,有力保证了合并初期两室业务相对独立运行时的稳定过渡,并迅速形成了“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合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开展了一系列讲求实效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007年,全室主要开展了以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积极参加了院所两级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
2、认真组织学习了胡锦涛同志“五一”河南讲话精神和
3、积极参与了“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和谐文化,推进中心和谐发展”学习征文活动。全室9位党员和科技人员,每人都根据学习征文活动的主题与内容,撰写相关文章和学习心得体会。题目见下表:
农经室学习征文题目
题目 |
姓名 |
1、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工作凝聚力 |
蔡世忠 |
2、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水平 |
张伟 |
3、我身边的优秀党员(田建民) |
景丽 |
4、“讲正气、树新风”活动体会 |
王静 |
5、夸夸咱们的胡书记 |
孙建军 |
6、我学习的榜样(田建民) |
陈琼 |
7、“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推进中心和谐发展”活动体会 |
陈琼 |
8、对优秀党员标准的再认识 |
路燕 |
9、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推进中心新发展 |
田建民 |
4、全面配合“中心”开展的《健全内部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和谐发展》调研工作,撰写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工作凝聚力”的文章,为中心领导制定管理制度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5、组织实施中心党总支“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安排意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比如,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就为我室研究农业现代化以及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思考的着力点。
6、按照院党委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安排意见(豫农科〔2007〕37号)的要求,积极参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征文活动。紧密结合我院科技创新工作,撰写了“构筑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文章。
7、关心每一个职工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职工的家属住院,配合中心党总支代表全室职工去看望,使全室职工确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目前,全室每一位职工学习氛围浓厚,工作尽头充足,和谐气氛增强,科研和科技咨询能力显著提高。
8、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缩短磨合期和加强室员的沟通交流,室里利用节假日,组织了户外郊游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各成员之间更加熟悉,关系更加融洽,团队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打乒乓球、唱歌等文体活动,丰富了年轻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大家的集体意识。今年,我室有一名同志参加了院举行的健美操活动。
二、科研业务取得了新突破
农业经济学科偏属软科学领域,在课题申报、经费争取、成果获得和应用转化方面,很难与我院其他自然学科相比。为学科的生存发展,效用的发挥,社会的认可,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进取开拓,走出了一条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科发展道路。今年新的农业经济研究室成立后,在精神文明建设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形成了一个精诚团结,勤奋敬业,不辞辛苦,勇于进取,实力有较大提升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尤其是在项目争取上,更是有了新的突破。
2007年,我室共有9项在研课题,如下表:
农业经济研究室在研课题情况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 |
1、粮油食品安全的综合示范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 |
2、中原地区基本农田保护技术研究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 |
3、农业科技进步量化分析与评价制度研究 |
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4、河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 |
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5、粮食安全技术与经济政策评价及其优化研究 |
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6、农民专业协会规范发展与实证研究 |
世行贷款项目 |
7、河南省粮食安全技术政策评价与优化 |
院基金项目 |
8、县域科技进步问题研究 |
省软科学项目 |
9、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
省科技厅项目 |
上述课题均按计划顺利进行,有的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课题级别看,有两项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但我们承担的是子课题。
今年,我们作为主持单位,成功申报了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保障粮食安全的集成创新研究”和竞标成功了河南省首次软科学计划招标项目“‘三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两项课题的成功争取,也为新农经室的实质性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们还争取到了一项世行项目: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作为第二主持单位完成的“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到账科研经费130万元。不仅创了新高,在全国同学科也处于前列。
三、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科技咨询产业迈出了实质步伐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农业经济学科找到了一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企业决策服务”的成果转化之路。
(一)领导决策服务
1、“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为科技厅出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富民强县》等政策性文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2、起草了我院新基地《关于建立国家黄淮海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议》。
3、参与起草了我院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稿。
4、协助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拟定了“对《科技进步法(修正草案)》的几点建议”。
(二)企业决策服务
今年主要参与了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河南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以及2007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咨询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尤其是亚行北方旱作农业项目,由于出色的工作,受到委托方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所作的可研报告也得到亚行专家的充分肯定,被推荐为其他项目承担省份报告编制的参照模版。
2007年完成的咨询项目有36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近50万元,也为被咨询单位争取到了可观的资金投入,创造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007年科技咨询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委托单位 |
1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 |
信阳市光山县年生产300吨生态茶扩建项目 |
河南蓝天生态茶业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
2 |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 |
2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与产业化项目 |
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 |
3 |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 |
年出栏2万头种猪养殖扩建项目 |
周口中食富民牧业有限公司 |
4 |
农业综合开发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 |
2万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与产业化项目 |
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 |
5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许昌县旱作农机具研发和示范推广项目 |
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6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临颍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
河南省北徐集团有限公司 |
7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安阳县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及蔬菜加工项目 |
安阳市裕禾农产品开发中心 |
8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长葛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
9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郸城县脱毒红薯生产基地及加工项目 |
郸城县天豫经贸有限公司 |
10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焦作市无公害大豆生产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
焦作市意达植物油脂有限公司 |
11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鹿邑县药用银杏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12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洛阳市农业有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及食用菌生产项目 |
洛阳福达美生物新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13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汝州市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
河南梦想食品有限公司 |
14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陕县专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
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15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柘城县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及加工项目 |
柘城县红辣有限责任公司 |
16 |
河南省亚行贷款北方旱作农业项目 |
郑州毛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 |
17 |
河南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 |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
河南恒友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
18 |
2007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棉花工厂化无土穴盘育苗和移栽技术示范 |
河南省奥星种业有限公司 |
19 |
2008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国审富麦2008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20 |
2009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液态奶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应用研究 |
花花牛乳业 |
21 |
2010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银山4号的试验和示范 |
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
22 |
2011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高产优质广适大豆新品种郑9805试验与示范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23 |
2012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嗜酸乳杆菌功能因子及微生态乳制品开发研究推广应用 |
河南科技学院 |
24 |
2013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优质高产高效杂交棉新品种豫杂37试验与示范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25 |
2014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中药现代化成果---畜禽病毒病无残留防治新药“瘟可康”注射液 |
商丘市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6 |
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优质高产弱筋小麦新品种项麦969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
项城市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
27 |
2016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环保型新产品液体地膜配套应用技术中试与示范 |
河南农业大学 |
28 |
2017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抗虫棉新品种“郑杂棉2号”及集成配套技术 |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
29 |
2018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邓杂1号示范与推广 |
邓州市种子公司 |
30 |
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优质馒头节水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9694示范与推广 |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中心 |
31 |
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超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及配套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研究 |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
32 |
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西瓜新品种“天骄”和 “凯旋”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33 |
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周单9号的中试与示范 |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
34 |
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浚单26玉米杂交种的试验与示范 |
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35 |
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抗病高产弱筋优质小麦新品种郑丰5号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
漯河金源工贸有限公司 |
36 |
贴息贷款项目 |
年出栏2万头良种种猪培育基地扩建项目 |
河南省金鑫饲料工业有限公司 |
(三)科技咨询产业化发展得到实质性推进
为充分发挥我室技术优势,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为“中心”发展做出新贡献,在院领导和示范推广处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我室的咨询业务,注册成立了“河南省农科院农业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册得到了“中心”职工的热情支持。
由于我室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也为高水平、高强度地完成科研和科技咨询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我室同时承担科研和科技咨询两项业务,工作任务很重,科研业务时效性强,经常需要更新知识,丰富内涵,科研人员求真务实,刻苦钻研,工作任劳任怨,勤奋敬业;项目咨询时间性很强,项目委托方一个星期甚至三两天要求拿出咨询报告十分常见,因此。全室同志不辞辛苦,经常为了赶时间完成咨询报告牺牲节假日和双休日,有时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工作,大家从无怨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正是由于全室科技人员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薄名利的团队精神,依靠农业经济研究室这个团队,不断推动农业科研和科技咨询事业的发展。
四、学术交流气氛活跃,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为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也为了锻炼提高年轻同志的学术业务能力,我们要求全室每位科技人员,围绕业务工作,至少撰写一篇科研论文。今年我室共撰写论文12篇,见下表:
论文题目 |
作者 |
备注 |
我国农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变迁与国际经验的启示 |
田建民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技术经济研究(中国气象出版社)2007.11 |
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构建 |
田建民 |
华北六省市区农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发言论文 |
区域增长极与河南现代农业建设研究 |
蔡世忠 |
华北六省市区农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发言论文 |
科企结合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证研究 |
蔡世忠 |
《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第5期 |
可持续发展与河南现代农业建设 |
蔡世忠 |
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交流论文。《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社出版论文集。 |
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建设 |
蔡世忠 |
待交流论文 |
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究 |
蔡世忠 陈琼 |
省农经学会待出版论文 |
国内外现代农业主要模式与经验及对河南的借鉴 |
景丽 |
“中心”交流论文 |
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河南现代农业建设 |
路燕 |
“中心”交流论文 |
新型农民培养与现代农业建设 |
陈琼 |
“中心”交流论文 |
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 |
孙建军 |
“中心”交流论文 |
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
王静 |
“中心”交流论文 |
另外,还编写了两本书:分别是《沿海结构变迁与启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副主编)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今年新进硕士研究生1名,壮大了科研队伍;二是通过以老带新、以“高”带“低”实施业务指导、论文指导等方式,使年轻人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三是实施学历提升计划,鼓励全室人员在职攻读高学历、高学位,今年我室博士在读1人,硕士在读3人。
五、办公场所和工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按照中心统一部署,对我室的办公室进行了调整,被调到图书馆办公。我室借助这一机会,对办公场所进行了美化设计和装修。考虑到科研和科技咨询工作性质的不同,科技咨询经常有人来在办公室等候或者与咨询人员相互商量问题的实际需要,我们对办公时进行了科学设计和布局。新办公场所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办公室窗户明亮,用品摆放整齐,环境优美。环境美使人的心情好,从而使科技人员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地开展工作。另外我们还投资近6万元,对办公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目前,无论是工作环境、办公条件,还是人的精神状态,均在展示着自己崭新的面貌,迎接明天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