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依托新型合作社集体闯市场
昔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如今开始通过新型“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开拓市场,寻求致富之路。
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成立仅4年的“宝石河”毛葱协会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一协会的会员已由最初本村的24人,发展为跨16个村的780余人,“宝石河”牌毛葱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200亩扩大到6600亩。通过有组织地闯市场、拓销路,4年来会员通过种植毛葱,已累计增收2100万元。
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像“宝石河”毛葱协会这样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省已有2800多个,拥有会员43万人。2002年,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294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四分之一。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经验,我国政府也鼓励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我国农村目前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万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运行基本规范的有14万个。
黑龙江省农委有关人士介绍说,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别于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传统合作组织,主要指从事同类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本着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民主监督等原则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
在我国其它省份,这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全国唯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浙江,现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00家,涉及农户25万户。在部分省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除涉及果品、蔬菜、花卉等行业外,还拓展了农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市场。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企业与农民之间架起一座互利互惠的桥梁,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类组织的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问题,对于实现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英威)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0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