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露地管理蔬菜的区别
目前,我省蔬菜生产中存在“抄袭”现象,露地蔬菜的栽培方法人们已经驾轻就熟,于是就被挪到拱棚使用,继而被挪到大棚使用,再被挪到温室使用。
如在温棚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人们往往沿袭露地蔬菜的种法,先覆膜后定植。殊不知,这种方法在露地适用,可是在温棚中却不适用。先覆地膜后,表层地温升高,幼苗根系大都在表层生长蔓延,一旦遇到低温天气,表层地温下降,根系便会受冻而死。再如施肥。露地蔬菜施鸡粪,鸡粪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飘散到空气里,不会造成危害,但若在温棚施用,鸡粪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会从种植孔中散出,使植株下部叶片受害产生斑点,一些菜农不明原因,按病害去治,结果越治越重。
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专家贾普选研究员指出,温棚内的环境不同于露地,判定是不是壮苗、调控各生育期的适宜温度等应根据温棚蔬菜的最佳形态指标而定。如果按露地蔬菜的标准去调控温度、湿度等,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如在种植温室番茄时,茎秆粗壮的植株往往产量较低,而按露地蔬菜的标准来说,这种植株就是壮苗。
实践证明,蔬菜在棚室内生长,由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植株形态相应也发生了改变,有时候幼苗节间拉长并不是旺长,反而正是壮苗的表现。
在温棚蔬菜生产中什么样的苗子才是壮苗?植株是否徒长?温度是否适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是否协调?植株缺水的表现如何?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沿用着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就连大学里的教科书也没什么改变。按传统的方法管理温棚蔬菜,尽管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却始终难以达到最佳生产状态。贾普选研究员强调,温棚蔬菜应依据植株的长势和形态变化进行管理,如果一味按照教条管理措施去死搬硬套,是不可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的。
温棚蔬菜品种多,各品种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其最佳的形态也不同。经过近20年的实践,贾普选研究员已初步总结出一些温棚蔬菜最佳的形态指标。以我省温棚蔬菜中种植面积最大的黄瓜为例,他向记者讲述了其最佳形态指标及相应管理措施。
在温棚黄瓜栽培中什么样的苗子才是壮苗呢?一般来讲,子叶长成后应向上成15度角展开,子叶宽2厘米左右,长5厘米左右。第一片真叶的规格约为5厘米×5厘米,叶柄长5.5厘米左右。第二片真叶的规格约为6.5厘米×7厘米,叶柄长7厘米左右。第三片真叶的规格应为7.5厘米×8厘米,叶柄长8厘米左右。第四片真叶的规格应为8.5厘米×9厘米。第五片真叶再大些。节间的长度依次为2厘米、2.5厘米、3.5厘米、4.5厘米,叶色浓绿,叶柄向上展开30~40度。在管理中,子叶下垂是出苗后降温过快所致,向下反卷是受寒风所致,子叶向上卷曲是受药害所致。节间拉得过长是棚室湿度大、光照弱、温度偏高所致,节间不伸长则是温度偏低或土壤干燥所致。叶片过大是氮肥比例大、温度偏高、通风太少所致,叶片过小、发黑则是干旱或肥害所致。此外,叶片如遭受寒害,短时间内叶尖开始下垂,时间越长叶片下垂的部位越靠近叶柄,长期低温会导致叶柄下垂,叶片向下反卷。
黄瓜定植缓苗后进入营养生长期(甩蔓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植株徒长。在实际生产中,许多菜农分不清徒长与正常生长的形态,过于控制植株而影响了产量。正常情况下,黄瓜甩蔓后植株生长明显加快,节间逐渐拉长,叶面积迅速增大。在苗期最长节间为5厘米长,进入结瓜期后节间长达15厘米左右,叶片规格由10厘米×10厘米逐渐增至18厘米×20厘米,叶面向上展开40~45度。龙头叶片的变化最为明显,一般顶上小叶和邻叶的叶面积比例为2∶1,叶色呈现出嫩黄、黄绿、绿色3种颜色,叶柄和叶片的长度比是1.1∶1。若出现叶片小、节间短、达不到标准时,叶色浓绿的是土壤干旱所致,叶色淡黄的是地温偏低或土壤透气性太差、根系对营养吸收困难所致。叶片过大、节间过长是温度偏高、湿度偏大、通风不良所致。植株徒长的前兆是叶柄展开夹角变小,叶柄过长,顶三叶的大小比例加大,叶色淡黄,这时要抓紧时间调整管理措施,以防徒长。
进入生殖生长期(结瓜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营养生长停滞或徒长。营养生长停滞时,暂时产量上升较快,但影响中后期产量。植株徒长时,前期的产量很难达到预定目标。正常的形态指标主要参照生长点与植株最高开花点的距离。正常情况下,生长点与最高开花点的距离以30~35厘米为宜,节间长度和叶柄展开度应参照营养生长期的指标,叶面积应控制在20厘米×22厘米左右。生长点与上部叶开花距离小于30厘米说明温度偏低,要加强夜间的保温工作。叶片变小是脱肥现象,叶片加大是通风不良所致。生长点与上部开花距离大于35厘米说明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要采取控温措施,降低夜间温度,加大放风量,控制浇水。
黄瓜缺水时植株也有具体的表现。贾普选研究员提醒大家:黄瓜栽培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盲目浇水轻则浇来秧子(营养生长过旺),重则浇来病害,而盲目控水又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据调查,目前我省多数菜农在浇水中存在3种现象,一是看人家浇我也浇,二是趁浇水方便时浇水,三是啥时想起来就啥时浇水,没有按照植株缺水的任何指标。
黄瓜也是一种有生命的物体,各个生长时期缺水与否会通过植株的形态表现出来。苗期的参照物为叶片,正常情况下幼苗顶端三片叶的叶色分别为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缺水时三片叶会变成深绿色。营养生长期的参照物是瓜蔓顶端的卷须。在棚室温度达到28℃~30℃的晴天中午,正常瓜蔓的卷须应呈45度角斜立向上。由于正在生长的卷须对水分特别敏感,缺水时其在晴天中午会加大展开角度且呈下垂状态。结瓜期的参照物应是直径为2厘米左右的幼瓜。在棚室温度达到28℃~30℃的晴天中午,用拇指和食指轻捏瓜肚,若有松动感就应及时浇水。此外,给棚室黄瓜浇水还应视天气情况而定,若天气预报为阴天则应推迟浇水,冬春季晴天时应在中午浇水。
本报记者 王建立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