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农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工 作 简 报
【本期目录】
◆ 马万杰院长出席郑麦7698永城现场观摩会
◆ 我院在罗山综合示范县举行“双低油菜简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机械收获”现场
观摩会
马万杰院长出席郑麦7698永城现场观摩会
观摩会上,永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中华首先致辞;永城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田冲介绍了郑麦7698在永城的种植推广情况;院小麦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介绍了郑麦7698的育种过程和品种特性;省政府参事王志和在讲话中说,2014年我省小麦
生产特性对比总的来看,郑麦7698高产强筋优质特性较突出;房卫平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郑麦7698是我院小麦研究所许为钢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继郑麦9023之后育成的又一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是国家863和我省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成果,被农业部推荐为主推品种之一,院市共建3年来,郑麦7698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郑麦7698研究团队认真研究总结,做好品种的提升计划和配套技术研究,促使郑麦7698早日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
马万杰院长在观摩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院与永城市开展院市合作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果。马院长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省政府决定在商丘实施“星火科技试验区”,永城是三个试点县之一,我院曾派出了两届科技副县长,有效地加速了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推广面积在全国连续居于第一位。2012年我院启动了521科技示范工程,永城就是我院五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之一,永城市的主要领导对农业历来特别重视,如今的永城已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成效显著。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河南唯一的王牌是农业,王牌中的王牌是粮食。河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河南省委、省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这张王牌。
马院长强调指出,粮食生产要实现丰产,优良品种是关键是根本。2004年院小麦研究所许为钢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培育的郑麦9023,替代了进口,实现了出口,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天我们在永城召开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现场观摩会,就是希望继续把农科院最好的技术、最新的品种拿到永城来,为永城人民创造更高的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院在罗山综合示范县举行“双低油菜简化生产
技术示范与机械收获”现场观摩会
在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前段时间当地的强降雨天气并未使油菜生产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项目区油菜株型健壮、丰收在望。与会领导和专家实地观摩了由我院经作所、信阳市农科院和罗山县农科所联合指导建立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千亩高产示范方,目睹了收割机现场机收作业的喜人场景,对我院油菜新品种及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效果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
观摩会上,罗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焕伟首先致辞;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贵权、信阳市农科院王友华研究员和我院经作所张书芬研究员先后汇报了项目区建设的有关情况;房卫平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罗山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在开展良种良法集成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指出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粮油作物生产现代化要着重突出种子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机械化与信息化,并要求院直有关单位要围绕“521工程”这一平台,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着力推进农作物品种、种植方式和机械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优质杂交油菜高效轻简栽培技术集成与GAP示范及产业化引导”项目是我院与罗山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合作项目。2012年4月以来,在我院挂职干部、科技副县长程泽强的积极协调下,由我院经作所和信阳市农科院、罗山县农科所组成的项目工作团队,发挥技术特长,指导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油菜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推广应用了杂双6号、杂双7号、丰油10号等优质高产稳产双低(低芥酸含量、低硫代葡萄糖甙含量)杂交油菜新品种、集成示范了“增密控肥治未病”、“五改五降”和机种机收简化栽培技术,重点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良好农业规范”(GAP),建立了千亩高产示范区,实现了平均亩产220公斤以上,使项目区成为我省首家粮油作物领域获得GAP认证的基地;从2013年起在项目区推行机械化分段收获,提高工效40倍以上,机收菜籽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解决了品种、技术和机收装备的协调难题,减少了用工成本、增加了种植效益,为罗山乃至信阳地区提高油菜种植面积、质量和效益发挥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