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产量储量“双降” 国产油菜籽产业走向何方?

近日,农业部油料全产业链分析预警团队组织各方专家围绕油料产业形势和供需形势进行了调研和会商。总体来看,2016年,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面积、单产双减,油菜籽和菜籽油进口量大幅减少,储备油拍卖成为菜籽油供给主要来源,占比超过四成。2017年,油菜籽生产面临继续萎缩,去库存后期储备油规模有限,需警惕油籽进口反弹。

 

   市场油菜籽总产下降储备油成供给主力

去年受临储政策调整、比较效益大幅下降以及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油菜籽面积、单产双降,总产量下滑。统计数据显示,夏收油菜籽播种面积约10204万亩,较上年减幅2.7%;单产每亩128.7公斤,较上年下降2.5%。市场主体普遍认为产量减幅在20%以上,受加工利润极低影响,市场流通的油菜籽商品量在600-800万吨。
  与此同时,油菜籽和菜籽油进口量大幅减少。为提高进口油菜籽品质,我国原定于201641日起提高进口油菜籽杂质标准,将杂质率从2.5%降至1%,后将政策推迟至91日实施,但8月底该项政策又继续推后暂缓实施。尽管杂质新标准年内未执行,但市场受新规影响,油菜籽进口量较上年大幅减少。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累计进口油菜籽356.56万吨,比上年减20.2%;累计进口菜籽油69.97万吨,较上年减14.1%

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政策推动下,为补充国内油脂供给同时有序推进去库存,国家启动了两轮临储菜籽油拍卖。第一轮拍卖至201661日结束,累计成交228.4万吨。第二轮拍卖自1012日启动,截至1231日,累计拍卖119万吨。两轮拍卖累计成交量高达347.3万吨,有效补充了油脂供应,占国内菜籽油年均消费量比重高达53.4%,占国内食用植物油年均消费比重10.8%
  受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调整影响,2016年上半年,油菜籽价格继续低位运行,1-4月油菜籽收购均价每斤1.75元。5月份以来由于油菜籽减产超过预期,市场流通量较少,价格逐渐回升,6月,油菜籽收购均价在连续12个月低位徘徊后首次突破2元,至12月均价每斤2.5元,较4月上涨42.8%。由于前期低价持续时间较长,全年均价2.08元,较上年仍跌3.1%

 

预警生产继续萎缩国产菜籽油自给率下降
  201611月底,新年度油菜籽播种基本结束。农情调度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秋播油菜面积预计较上年减少5%。根据农业部油料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针对油菜籽主产区的监测调度,除四川、湖北省种植面积稳中略增外(增幅分别为0.4%1.4%),其他主产区种植面积均不同规模缩减。缩减的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农户在前期低价位出售菜籽,种植效益偏低,种植意愿仍未恢复。
  另一方面,2017年储备油对市场供给的贡献率大幅下降。自2015年我国大规模启动临储菜籽油拍卖后,截至20161231日,2008-2014年累计储备的近800万吨菜籽油已出库75%左右。考虑到国储油理论上应保持一定的常规储备水平,2017年可拍卖出库的菜籽油规模较2016年将大幅减少。按照储备油出库150万吨计算,市场供给的贡献率将下降6个百分点。
  受油菜籽产量和储备油拍卖规模双减影响,2017年国产菜籽油供应预计减少。但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食用植物油需求继续增加。基于此,菜籽油以及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将扩大,进口需求增加。结合目前市场套保情况,2017年油菜籽进口预计将超过400万吨,菜籽油进口量预计80万吨左右,国产菜籽油自给率将下降至65%以下,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下降至30%以下。

 

未来合理把控去库存与进口的节奏与规模
  应对菜籽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建议从加强预警、强化财政支持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加强油料作物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综合利用气象、遥感、农情调度以及全产业链调查数据,加强对油菜和花生在重要生长期、上市期的跟踪监测,准确预判主要作物产量及价格走势,制定应对相应突发事件的预案。
  合理把控去库存与进口的节奏与规模。一方面要防止集中、大规模的去库存对市场和生产者利益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务必确保一定数量的储备规模,合理调节市场供需。同时,适时启动两反一保措施以及油菜籽进口杂质新标。
  强化财政对油菜籽生产的支持。保持一定的生产规模。把油菜纳入大粮食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在优势产区设立优质油菜生产功能区和保护区。加大技术补贴力度,对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粮改饲多功能开发等给予补贴。
  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大双低油菜品种推广力度,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双低菜籽油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以需求为导向,扩大浓香型菜籽油加工规模等途径,促进产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