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广西攻克水稻稻褐飞虱难题


随着对水稻稻褐飞虱虫害抗虫性基因的发现和首批抗虫性种质的成功培育,广西已攻克水稻稻褐飞虱难题。

   稻褐飞虱是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水稻最主要的害虫,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在稻褐飞虱暴发的年份,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颗粒无收的程度。     广西农科院的专家介绍,白叶枯病、稻瘟病在多年以前已经被中国的水稻研究专家攻克。但由于缺少足够的广谱抗性类基因,稻褐飞虱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国就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印度、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每年都投入几十万美元进行研究开发,但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出能够育种的广谱抗菌类抗性水稻品种。


   攻克稻褐飞虱虫害的专家是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李荣柏。从1994年开始,他率领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从普通野生稻纯合抗源并培养水稻抗源品种改良的有效方法。


   这一发明带来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巨大的。李荣柏说,按每亩水稻每年投入3元人民币用于杀灭稻褐飞虱计算,全年仅广西就为此投入近1亿元人民币。在大面积推广具有抗性的稻种之后,节约的费用可想而知。据统计,中国稻田农药用量20-30%用于防治稻褐飞虱,整个东南亚地区这一数据的比例则达到40%以上。


   相比之下,潜在的社会效益更令人瞩目。随着抗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水稻农药用量将进一步减少,这将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亟待减少农药用量、增大进军国际市场可能性的中国水稻而言,同样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