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六大变化
  今年12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5年,也是我国农村改革25年。新近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依据。   正确分析形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认识,才能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也是农民增收最受重视的时期。   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六大变化: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也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今年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   ──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继续呈现农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   ──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比重已占到三分之一,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   ──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开始有所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引进资金、技术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也使我国农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国际市场、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今年1至10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19.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166.8亿美元,增长17.21%,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作者:徐京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