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价格在不经意间回升
从今年6月起,我国鸡肉价格结束厂自2002年4月以来连续13个月的下降走势,到目前已持续5个月上升。我国鸡肉产品主要有活鸡、白条鸡、鸡腿,其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以活鸡价格为例,2003年我国活鸡的价格走势是,1--5月因受非典疫情影响,由年初的8.5元/公斤下降到5月份的8.4元/公斤。6月活鸡价格开始回升,由8.4元/公斤上涨到9月的9.5元/公斤,进入10月以后鸡肉价格有所回落,11月价格继续上涨,提高到9.7元/公斤。
价格受何影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肉鸡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鸡肉生产持续增长,1991--1997年我国肉鸡业发展迅猛,鸡肉产量年均增长15.3%。1997年以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年际之间产量增幅减小,1997--2001年年均增长8.9%,特别是2001年以来产量增幅在3%--4%,2003年预计鸡肉产量924万吨,同比增长5.6%,近几年来生产速度的减缓及非典时期肉鸡生产的进一步压缩,使得国内肉鸡供求发生了变化,致使肉鸡价格上涨。
2--5月,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肉鸡流通不畅,国内城镇居民出于安全考虑对鸡肉的消费急剧减少,肉鸡产品出现积压,价格大幅下跌。由于非典及日本“封关”的影响,各地父母代肉种鸡场纷纷压缩存栏,商品代肉雏鸡供应减少,6月鸡肉价格开始上涨。随着疫情的控制,人们对鸡肉需求迅速上涨,另外由于养殖户4--6月补栏较少,国内肉鸡产品市场供应出现短缺,7--9月鸡肉价格持续上涨,进入10月由于肉鸡存栏稳定,鸡肉价格有所回落。
饲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带动肉鸡价格上涨。2003年我国玉米产量下降,出口大幅增加,1--11月我国玉米零售价格为1.12元/公斤,同比上涨4.7%。国家今年控制了大豆进口,致使国内饲料市场豆粕价格上涨。10月以来,我国饲料粮中的玉米、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玉米价格同比上涨10%,豆粕价格同比上涨40%,估计这种上涨的趋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虽然我国鸡肉出口数量只占生产总量的3%左右,但鸡肉出口形势的好坏与我国肉鸡行情息息相关。2003年2--5月,部分国家认为非典会影响到食品生产,借机限制对我国肉鸡产品的进口,先后有菲律宾、瑞士、马来西亚等40多个国家对中国鸡肉产品的进口不予审批,韩国也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加强了检验检疫力度。5月12日,日本农林水产省以从我国进口的鸭肉中检出禽流感病毒为由,禁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及其制品,而已经到达港口但尚未通关的产品也只能全被运回。受此影响,1--8月我国冻鸡出口同比减少13.6%。8月以后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对我国鸡肉产品进口解禁,我国鸡肉出口增加,带动了鸡肉价格上涨。
明年走势怎样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鸡肉价格上涨,养殖效益明显提高,无论是农村还是企业养鸡都能获利,刺激了鸡肉生产的积极性,预计明年鸡肉产量仍将继续增长,但是由于饲料成本增加,又会限制养殖户扩大生产的势头。
随着元旦、春节消费高峰的到来,鸡肉和活鸡价格上涨的态势将持续到春节后,随后因玉米价格的影响,鸡肉价格可能有一个走低的过程。预计2004年我国玉米产量下降,库存水平降低,出口数量减少,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将造成鸡饲料价格上涨,因此鸡肉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因明年我国鸡肉产量继续稳定增长,鸡肉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明年我国鸡肉进口执行新的严格的卫生和检疫标准,新标准要求禽肉产品原料中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含量为零。而且,我国政府对鸡肉的进口实行总量控制,预计明年我国鸡肉进口不会增加。
2003年8月日本对我国禽肉进口禁令解除,随后马来西亚恢复进口我国冻鸡,而日本和马来西亚分别是我国鸡肉出口的第一和第四大市场。预计明年我国鸡肉出口形势将有所好转。
把握发展机遇
面对当前较好的肉鸡养殖市场价格及效益,养殖户和企业如何把握目前形势?建议如下:
1.建立“公司+现代化养殖户”饲养模式,完善防疫体系
目前,我国家禽养殖仍以农户或“公司+农户”的分散饲养模式为主,社会防疫体系不够完善,以致少数禽类疫病时起时伏,禽类整体质量难以保证,必然影响禽肉出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加快无特定疫病区的建立,使防疫、检疫体系达到国际标准,按照国际规范的卫生标准生产。严格执行“五统一”管理,加快现代化养殖小区建设,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规模养殖户,逐步增加硬件投入,由过去的“公司+农户”饲养方式过渡到“公司+现代化养殖户”的饲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好药物残留问题。
2.做好产品质量检验检疫,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药残和疫病控制已成为我国肉鸡出口的主要障碍。2003年1月28日,日本宣布今后要加强从中国进口肉品的检疫检查,国家检验棘疫部门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出口企业要积极应对日本对进口动物源性食品卫生要求的变化。检验检疫机构也应高度重视,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检验监管,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检验检疫,认真把关。
出口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出口国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产品质量,实现从饲养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大的龙头企业要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积极争取获得有关国家的质量认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确保出口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提高我国肉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肉鸡加工企业要尽快实行HACCP管理体系,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目前,许多国家都将HACCP管理体系作为考核认可肉类加工厂的一个强制性标准。
3.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附加值
品牌是质量、信誉度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的品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因此,打造名牌产品是跻身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抓安全食品的品牌是关键,靠科技创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创造绿色品牌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
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冷冻鸡肉出口市场,近年来对我国禽肉产品频频“封关”,一旦“封关”,大多数鸡肉出口企业损失巨大。我国鸡肉出口企业不要过分依赖日本市场,要针对不同的国外市场配备标准,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
鸡肉出口市场要多元避险
从今年6月起,我国鸡肉价格结束了自2002年4月以来连续13个月的下降走势,到目前已持续5个月上升。鸡肉价格上涨,养殖效益明显提高,无论是农村还是企业养鸡都能获利,刺激了鸡肉生产的积极性,预计明年鸡肉产量仍将继续增长,但是由于饲料成本的增加,又会限制养殖户扩大生产的势头。
日本是我国冷冻鸡肉出口最大市场,近年来对我国禽肉产品频频“封关”。我国鸡肉出口企业不要过分依赖日本市场,要针对不同的国外市场配备标准,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