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高度警惕美国白蛾的危害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鳞翅目,灯蛾科,秋幕毛虫属。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幼龄幼虫常群集寄主叶上吐丝作网幕,在内取食寄主的叶肉为害,受害叶片仅留叶脉呈白膜状而枯黄;老龄幼虫食叶呈缺刻和孔洞。严重时树木被食成光杆,由于树势变得衰弱,又易遭其它病虫害的侵袭,削弱了树木的抗寒、抗逆能力,连续受害,最终导致死亡。不仅会直接破坏城镇环境绿化和美化,还会给森林事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目前,在我国国内仍有继续扩大蔓延之趋势,应引起高度警惕。现将美国白蛾的发生分布、危害特点、传播途径、生物学特性及扑灭措施介绍如下:   一、分布情况   美国白蛾是广布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的一种重要树木害虫。1940年以前由美传入欧洲,首先在匈牙利发现,以后相继蔓延,1948年于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 1949年于罗马尼亚,1951年于奥地利, 1952年于苏联,1961年于波兰,1962年于保加利亚。另外,1945年由美传到亚洲,日本最早发现于东京。1958年韩国汉城首次发现。1987年我国辽宁锦州市首次发现。近年来,在山东省、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鲅鱼圈区)、大连市(金州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长海县)、盘锦市(盘山县、大洼县)、丹东市 (振安区、宽甸满族自治县)、鞍山市(旧堡区、岫岩满族自治县、台安县)、锦州市 (太和区)、沈阳市(东陵区)等地均先后发现为害。   二、危害特点   美国白蛾在北美是一种普通害虫,传入欧亚大陆后成为严重危害树木的检疫性害虫。它威胁城市美化,危及养蚕业、林果业,能将树叶吃得精光。在桑园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此虫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因此许多国家将它列为检疫对象。   美国白蛾危害果树、观赏树木等落叶树木达200种以上。在美国路易斯安纳州观察,美国白蛾黑头型喜好寄主共有34种(其中7种与红头型共同)。最喜好的寄主有::枫香、柳树以及柿三种。红头型的喜好寄主只有10种 (其中包括两个型共同的寄主植物7种),最喜好的寄主为山核桃和柿。但此虫在美国有过为害记录的植物在100种以上;在欧洲曾报道234种寄主植物分属于50多科,130多属。   它传入新地后,食性会有某些改变,如在我国山东就观察到法国梧酮、榆、柳、桃、梨、刺槐、苹果、白蜡、无花果,还有玉米,大豆、谷子、绿豆、茄子、白菜、南瓜、灰菜、草莓和狗尾草等20多种植物被害,前二种受害最生。   三、传播途径   该虫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的幼虫爬行,人为传播靠各虫态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远距离主要靠5龄以后幼虫和蛹随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传播。   四、生物学特性   此虫在其原产地北美洲每年发生1~4代;我国辽宁丹东地区发生2代,以茧内蛹越冬。越冬的蛹于5月到6月羽化成成虫,6月中是羽化盛期;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在8月8日至20日集中发生。成虫趋光,白天隐蔽,不取食。夜间活动和交尾。雌虫一生可产500~900粒卵。卵排列成块,上覆白色鳞毛,产在叶子的背面。几天后孵化出幼虫;幼虫开始在叶簇上吐丝作幕,在里取食。幼虫期以群居为主,老熟时才爬下树在地面瓦砾间做茧化蛹。幼虫有6个龄期。在一年发生一代的地方,幼虫通常于6~9月活动。 此虫有黑头型和红头型之分,前者为优势型,传入我国者绝大部分即系此型。根据气象条件分析,美国白蛾在我国可能生存范围是北纬260~500,东经890~1320。   据河北唐山地区观察,黑头型美国白蛾还具有如下习性:   1、两代成虫产卵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 据观察,越冬代成虫产卵范围较窄,绝大部分产于椿树、桑树、白蜡等喜食树种上,在这3种树上卵株率达75%~80%,只有当地没有这3种树种时,才产卵于其它树种上。而越夏代成虫产卵范围较广,除上述树种(卵株率60%~65%)还产卵于榆树、山楂、杨树、杏、柳树、梨树、桃、苹果等树种上,卵株率达35%~40%。   2、两代成虫在寄主上产卵部位稍有不同调查发现,两代成虫卵均产于寄主叶背面,但产卵部位稍有不同。越冬代成虫多产卵于树冠中下部、幼虫网幕一般从树冠中下部开始形成,每一卵块平均卵粒数约有550粒左右。越夏代成虫卵多产于树冠中上部,网幕从中上部开始,卵块平均卵粒数有550~750粒,个别卵块粒数多达1500~2000粒。   3、老熟幼虫下树化蛹习性 经室外调查,当树冠上的树叶密集时,老熟幼虫多从树干上爬到地面作茧化蛹。当树叶被吃光时,由于风力作用,幼虫从树冠上自然掉落寻找化蛹的场所。   对寄主大面积调查,明确美白蛾在该地喜食植物主要有桑树、臭椿、白蜡3种。其次喜食植物有榆树、山楂、苹果、梨、樱桃、梨、 樱桃、柳、杏、泡桐、葡萄、杨树、香椿、李、 槐树。危害但不喜食的植物有桃树、马铃薯、向日葵、草莓、韭菜、玉米、黄瓜、茄子、 花生、辣椒、白菜、甜瓜、烟、西葫芦、红麻、大麻、芝麻、曼陀罗、胡萝卜、番茄、棉花。   美国白蛾主要危害树木,只在寄主树木缺乏时,才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危害。   五、封锁和扑灭措施   采取有力措施封锁扑灭美国白蛾在中国的传播危害,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果木生产、保护城镇环境绿化和美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开好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尤为重要。防治美国白蛾也应象防治禽流感那样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后,应立即封销疫区,迅速扑灭。无论疫情发生在厂矿、街道、公园、果园、路边、林区都应广泛发动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扑灭。防治措施包括:(1)指定专门单位做好普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美国白蛾,是开展综合防治的基础。 (2)加强植检防疫工作。通过检疫措施控制外来虫源的进入以及境内疫情的扩散,对疫区调出的苗木、木材及繁殖材料、包装物,必须经过检疫或消毒灭虫处理,在疫区和非疫区交界处及码头设立检疫卡,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除害处理。 (3)充分利用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生命周期中的薄弱环节,坚持早发现、早防治。美国白蛾幼虫1~4龄期,群居在网幕内取食,5龄后才分散为害。这段时间容易发现,也可利用人工剪除网幕,集中销毁。(4)灯光诱集:美国白蛾趋光性强,可用神农乐全自动灭蛾器诱集。神农乐灭蛾器内置“黑光”和“白光”两个特殊光源,对蛾类的诱集效果非常好,每台每夜可诱集虫尸总量达1800克,有效保护半径>150 米,对美国白蛾的疫情监测和防治都有很好的作用。( 5)化学防治:防治美国白蛾有效的药剂品种有菊酯类、挥手光、斩蛾通、敌百虫、敌敌畏、灭幼脲等,可在幼虫发生期打药2~3次,每10天1次,效果很好。(6)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美国白蛾卵的天敌有赤眼蜂、草蛉、瓢虫幼虫等;幼 虫的天敌有绒茧蜂、金小蜂、蜘蛛类、步甲等,这些天敌对控制美国白蛾有一定效果;利用生物杀虫剂控制美国白蛾发生,这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天诺菌杀敌可湿性粉剂、0.2%苏云金杆菌与0.02%敌百虫混用,杀虫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