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美国信息产业五大成功经验
  第一,重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   在信息产业范围内,由于其高投入高产出的特性,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加入信息产业的行列,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一些企业如众所周知的王安公司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在市场中落败。通过优胜劣汰,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二,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开发。   以Intel公司创始人戈登^b7摩尔的名字命名的摩尔法则指出,微芯片的处理能力平均每18个月扩大1倍。该公司1978年推出的8086芯片包含了2.9万个晶体管,4年后推出的286芯片有13.4万个芯片,又过了3年,该公司推出了超能奔腾芯片,其核心中央处理器有550万个晶体管。数字化、网络、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而这种技术进步也更依赖于研究和开发(R&D)的投入。在国际上,高新技术企业的R&D费用一般占到销售额的5%,但是Intel公司的投入占到9.6%,Motorola公司占到8.1%,Ericsson公司的投入占到15.3%。   第三,在技术竞争过程中重视了人才的竞争。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在美国各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于高素质、复合型、高学历人才的吸收和利用。Cisco公司董事长钱伯斯就指出,Cisco采取种种手段网络市场前10--15%的顶尖人才,使得像3Com和Sun这样公司的一些创始人投奔旗下,而另一方面,在竞争中人才倾向于流向效益较好、报酬较高的企业,而一些新的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出现,也以高薪吸引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加盟,导致人才的流动性极强。硅谷的平均人员流动率高达20%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引导和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制订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并把信息技术的扩散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主要要点有:通过立法、制度改革、示范项目、投资和制订标准来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公共R&D和技术转换项目确定战略方向,确定优先资助的项目和有利于技术扩散的项目;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私营企业参与R&D项目;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贸易等产业部门的应用等等。正是由于政府的鼓励与支持,80年代以来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截止1996年,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7%,占世界同类投资的40%以上。 第五,有许多热衷于风险投资的企业家在支持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但是作为技术发明者的科技人才一般缺乏足够的资金,资本的拥有者则希望自身的资本得到更高的回报,这样就产生了作为中介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则负责运作和管理资本拥有者提供的风险基金,通过发现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具有市场潜力高技术项目,以股权、准股权或者债券的形式投资于新技术企业并使增值,并适时转让股权、变现获利。尽管风险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项目有着失败的高风险,可是一旦选择好风险企业,其投资也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这也正是风险投资者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在美国近年信息产业迅速成长的过程中,风险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以前,美国的风险资本共投资于375家风险企业,而到1987年,风险企业多达1729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风险投资因应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