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从经验型向科学量化迈进
  记者范建   本报讯 为适应加入WTO后的多元化环境,中国的农业政策研究将实现由经验型决策向科学量化的重大转变。为此,6月25日在北京启动的“国家农业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可为政府提供国际先进的农业政策决策分析平台,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出席“中国农业政策研究国际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仪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格尔,肯定了这种与国际接轨的科学形式后指出:“政策研究和技术研究一样是农业发展的发动机。在先进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投资等方面,国家的农业政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引导资源配置、矫正收入分配、支持国内农业增长和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农业政策本身虽不增加资源总量,但却可以改变技术进步的方向、要素配置和收入分配方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效率。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高度重视农业政策分析和效果评估,不仅建有全球农业的庞大数据库,先进的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及众多的农业政策分析、评估队伍,而且利用先进的定量分析模型和评估,对每项政策提案都有事先分析和事后评估。   我国首次启动的“国家农业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是新时期农业经济与管理学领域的重大创新。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宝瑞说,面对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研究和设计,迫切需要对农业政策分析方法、政策手段、运行机制和组织方式进行创新。迫切需要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农业经济政策决策支持平台。而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方式,正是适应中国农业宏观决策科学化的客观要求。   得到农业部、财政部等支持及世界银行资助的这个开放实验室,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由国内外一流农业政策研究专家组成。据开放实验室主持人钱克明博士介绍,项目总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经济政策研究数据库、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平台与决策支持系统、中国农业政策效果演示与报告系统三大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围绕未来中国农业政策的重大问题展开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政策分析,为国家农业政策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既定的政策,模拟分析其实施后对供给、需求、收入分配、粮食安全、贫困、环境、国民经济及其他行业、国际贸易的影响;设计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和政策工具;设计实现目标的政策组合;预测主要经济和社会参数;为国家、社会、经济战略规划提供支持信息;培养高级农业政策分析人员;还将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