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大豆市场形势展望
预计价格走势将以高位振荡为主流,但也存在一定不可控性
产区天气状况的影响
按照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数据,在天气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今年国内大豆产量为1700万吨左右。然而,入春以来,黑龙江省的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对大豆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近期的连续降雨虽缓解了旱情,但部分地区旱情依然严重,个别地区还存在由旱转涝的危机。另据国家气象局监测,今年是低温年,早霜出现在何时对今年大豆最终产量将产生重要影响。每年有关大豆天气的炒作是必不可少的,未来天气变化仍是变数。
国家政策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超过1000万吨,对国内大豆市场价格造成一定的冲击,市场担心政府会采取措施控制大豆进口。按照上半年的进口速度,今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1800万吨。国内大豆市场将呈现供略大于求的状况,对市场价格形成利空效应。然而,由于后期政策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一旦政策缩紧,进口大豆将难以顺利到港,对于市场价格将会起到支持作用。
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我国大豆种植一般是每年4月底、5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收摘,而此时正值国内大豆市场青黄不接时期,由于国内大豆消费水平较为均匀,月间消费变化不大,因此在9月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因供应紧张而出现的上涨过程将会表现明显。大豆收摘后,必须经过晾晒才能上市,10月中下旬新豆才能大批量上市。因此,从季节因素考虑,10月前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以上涨为主。
国内供需状况的影响
近几个月,虽然大豆进口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目前国内市场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特别是国内大豆加工能力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国内市场需求的膨胀。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2/2003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预计将达2500万吨,较上年度高出600万吨,增幅达32%;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白含量较高的大豆需求将会增加,国内食用大豆消费量将达到860万吨,加上种用消费的40万吨,2002/2003年度我国大豆总消费量将在3295万--3400万吨。
市场供应数量的增加则是在国家政策及市场行情调节下的结果,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今年我国大豆产量1690万吨,进口量1850万吨。按照两个数据计算,我国2002/2003年度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约为3350万--3540万吨。
从国内供求角度分析,国内大豆供应将呈供略大于求状况,市场价格走势也将保持平稳运行格局。此外,今年国际大豆市场总体供给状况仍将面临紧张的局面。由于我国大豆供应一半靠进口,因此我国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的联动性非常强,而全球大豆供应紧张势必影响到我国大豆市场,支持国内大豆价格保持坚挺。
通过以上分析,7、8月份由于进口大豆的大量涌入,国内大豆市场将面临暂时性的供过于求状况,预计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将由高位振荡转入弱势振荡下滑阶段的可能性较大;9、10月份,由于国内大豆市场处于青黄不接时期,考虑到国内压榨企业的效益情况,大豆进口速度将作政策性调整,届时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在经过前期的振荡整理之后有望再度走出上行轨道,但受市场比价效应制约,市场价格的回升幅度不会太强,预期将以小幅反弹为主;11--12月由于国内大豆在市场的大批量上市,国内供应相应充足,价格预期将再度转入整理阶段。
总体来看,下半年我国大豆市场仍将以高位振荡为主流,但由于政策变化及天气方面等因素均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走势也将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