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回报和为人类提供蛋白质的同时,也对生
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构成了危害。为此,国际社会都在寻求产品生产方式的变革,有机生产方
式便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目前,有机产品在国际发展势头迅猛,它不仅将带来经济的发展,
也将推动整个水产品行业的变革。预计全球有机水产品的年增长率将达20%左右。
有机水产养殖的内涵有机养殖是一种特别的增值方式,这是因为有机产品的消费者愿意
为此出高价钱。在对欧洲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有56%的人愿为有机产品多付15%以上的价格,
另有33%愿多付15%以下的价格。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以购买有机产品来实现亲
身参与保护自然的目的。调查还发现,欧洲的消费者有17%通常购买有机产品,51%间断购
买,这使欧洲总人口的2/3以上成为有机产品的买主。选择购买有机产品的理由各不相同:
有机产品消费者的74%是出于健康考虑,58%是出于环境考虑,还有23%是认为味道好。
有机水产养殖是指建立一种水产品生产系统,该系统保护和促进它所依附的自然环境的
形态和功能,致力于从依靠外部能量和物质的投入向光合作用、废物重新利用以及尽可能利
用本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转变,而不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投入任
何化学合成物质和常规饲料,完全按照有机认证量控制体系。这种系统具有积极的社会、环
境和经济效益。它通过采用系统生态学的方法为众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开发生存网络,使用当
地的资源和循环使用的废物来平衡其投入和产出,禁止使用合成化学肥料、杀虫剂、药物和
基因工程生物体及其产品。通过使用有机投入物(如堆肥和有机饲料)来循环使用营养物质,
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建立生态上可持续的生产基础。
有机水产养殖的根本目标为:1.发展持续的水产养殖系统;2.禁止使用无机肥料、任何
合成杀虫剂和除草剂以及基因工程制品;3.具有严格的环境影响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保护
生态环境;4.限制养殖密度,提倡混养系统;5.在水产捕捞、运输、加工和贸易过程中,使
各种形式的污染最小化;6.考虑水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活需求和条件,使水生生物
的福利最大化。
有机水产养殖最初是由国际有机农业认证机构Naturland联合会提出的。目前,国际上
许多认证机构已经依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的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制
定了各自的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标准(主要针对农产品和畜牧业),但有关水产养殖的标准
仍不多。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于2000年初步制定了有机水产养殖标准。该标准从宏观角
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包括标准应用范围、有机水产养殖的转换、养殖场的选址、
养殖与繁殖、营养、环境保护、捕捞和宰杀等。
有机水产养殖的优越性尽管有机水产养殖正处在起步阶段,但其与常规养殖相比较,具
有很大的优越性:1.环境保护。在常规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营养物(主要是残留的饵料、
肥料等)由于不能被养殖的生物充分利用而大量浪费。这些营养物质,它们或者溶解于水中,
或者成为肥浮颗粒物,或者沉积于养殖池底部。当其排放到周围的水体中后,就会使周围水
体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导致野生生物种群下降。虽然养殖者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来改善
养殖环境,但并不完全奏效。而有机养殖通过系统的方法并结合各种物理、生物养殖技术给
水产养殖的生产带来新的曙光。
第一,低投饵、低消耗。改进饵料的投喂方式,减少饵料成分在养殖池中营养物残留量
和对环境污染。
第二,设置缓冲区。有机养殖方式通过设置缓冲区可以阻止疾病的传播扩散,起到保护
生物和保护生态的作用。
第三,在有机养殖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包括化学肥料、农药以及化学消毒剂等)
和基因工程产品、技术。主要依靠高效的营养、循环利用和严格的环境管理来维持养殖体系
的生产力。其中饵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对氮磷的释放有显著影响。在常规养殖中,采用的是
人工合成饵料。而有机养殖提倡混养,尽量减少鱼粉等的用量,采用蛋白转化率高、含氮磷
量较低的物质。
第四,对养殖池水体和排放水进行严格定期环境监测,严密监视水体水质的变化,为科
学合理用水和保护环境提供准确资料。
因此,有机养殖是通过合理的途径,从源头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的
目的,而常规的各种养殖方式则常常通过各种技术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2.疾病控制。预防疾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机养殖模式对养殖的
严格管理是防止养殖水土生物疾病爆发的重要因素。与常规养殖相比,有机水产养殖的基本
规定(包括对养殖条件的规定)都有利于对疾病的预防。例如,在养殖水体的周围设置缓冲区,
采取充分的措施防止养殖物种的逃逸和外来物种的进入,以及不同养殖水体之间的交流,从
而防止疾病的扩散和进入。
3.产品质量。有机水产养殖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目前国内外还很少有专门的研究报道。
从理论上讲,有机养殖方式对水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有机水产品在受化
学合成物质和基因工程的污染风险方面比常规产品小;(2)在有机水产品生产体系中,使用
有机肥和合适的管增措施,可以使生物更加广泛和平衡地吸收营养元素。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尽管有机水产养殖已成为21世纪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且与常规养殖
相比有突出的优越性,但目前发展有机水产养殖才刚刚起步,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1.有
机水产养殖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有机农业,但它仍然必须遵守有机农业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有机水产养殖的生产载体为水而非土壤,因而在投入物、病害防治等方面与作物生产有很大
的差异。例如,水生生物饵料需求的多样化,怎样处理养殖系统中带病的水生动物。陆地的
带病动物可以分别进行处理,而水生带病动物则不能这样,必须进行群体治疗。另外,陆地
带病动物的医疗可以采用许多办法,但水生带病动物的治疗则局限的多,通常是在其食物中
加入药物。而且水生动物的不同类型之间差异也非常大,如贻贝与鲑鱼的生产方式差别非常
大。
2.许多有关有机水产养殖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如:在有机水产品生产过程中,该怎样促
进与营养管理有关的生物循环;有机水产养殖过程中怎样处理周围化学合成物质(化肥或农
药)的迁移;有机饵料的来源及影响评估;评价有机水产养殖可持续性的指标;能否为水产
品生产制定一套标准来解决营养浓度、疾病发生和转移以及对当地物种的不良影响和环境影
响等问题。
3.与水产养殖相关的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等问题。为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般采纳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有机水产养殖方式,另一种则是超精养系统,目的在于高
产出,依靠缩短生长周期来减少疾病风险和环境污染。
从效益分析角度来比较这两种养殖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有机养殖方式注重的是环境效
益、健康效益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超精养系统更注重高产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如果水产品的市场价值包括养殖所造成环境系统破坏所需要的成本,我们相信,将这种成本
内在化后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士和组织更有信心从事有机水产养殖。 (作者:张明合)
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 (200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