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农业旅游:农村发展新亮点
  作者:汪黎明   本报讯 中国旅游协会资料表明,作为近些年来在广大农村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农业旅游已经成为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地区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亮点。   纵观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呈以下特点:   ??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农业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门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消费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更加注重环境的要求,这种需求为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的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类型多且开发成本较低。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广大农村的不同地域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民风习俗,加之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为我国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活动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基础。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主要有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农事活动参与型、科普教育型、民俗文化型等多种形式,很多项目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   ??从地域分布看,农业旅游项目广布全国,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从目前开展农业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看,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旅游项目都依托城市居民这一重要客源市场,与开展城市周边游等项活动相结合,旅游形式也多为一日游、二日游等具有城市周边游性质的活动,并以城市为中心逐渐形成环城市旅游带。   ??从消费档次看,以中低档次消费为主。与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比较,农业旅游项目具有相对成本低、投资较少、经营灵活的特点,从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来看,价位则以中低档次为主。   ??从发展阶段看,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虽然历经了从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到各种农业园区的建设把农业与观光活动相结合,从农业旅游经营单位等客上门到主动促销宣传,从无序经营到通过政府整合资源、有组织地宣传推介等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但从游客出游的动机、消费档次以及项目开发建设的水平上看,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尚没有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广大农民的增收,解决了广大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促进了我国农村整体环境面貌的改变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无论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新的产业面的形成,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既减少了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消耗,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当地资源,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农业旅游的开展不但带动了农村道路的建设、运输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餐饮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二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扩大了农村的就业面,另外,很多农民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项目,亦农亦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社会繁荣和稳定。   三是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变化。良好的环境也是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吸引游客,广大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缩短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完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观念得到了转变,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是进一步挖掘和保护了当地文化,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我国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业旅游可资利用的最珍贵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提供了可能。很多旅游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也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