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通过验收
“九五”期间,贵州省累计推广紧凑型玉米1023万亩,平均单产达354.5公斤,比“九五”前新增总产80958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03519万元,新增纯收益78178万元,户均增产玉米80.3公斤,增收90.6元。该项目近日通过了贵州省级验收鉴定。 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八五”初,我国玉米高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育成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为提高玉米单产开创了一条重要途径。1996年,国家科委将紧凑型玉米及其配套技术推广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下达贵州省实施。省政府将该项目作为全省杂交玉米高产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由科技厅、农业厅承担实施。 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科技厅投入资金82万元,省财政投入资金55万元。“九五”期间,地、县、乡累计投入配套资金达1142万元。项目实施中,全省各级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在技术上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引进试验示范筛选高产优质紧凑型玉米新品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与先进的适用技术相配套,制定适宜当地的技术规范,策略上实行分类指导,作好品种的区域布局。同时,各级部门强化目标管理和基层农技干部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严格技术规范,提高技术到位率,做到任务落实、培训到位,确保示范一片成功一片,推广一方增产一方。据统计,“九五”期间,全省累计兴办各种高产示范样板5292个,示范面积达227.36万亩,通过层层兴办示范样板和开展高产攻关活动,确保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效益。
信息来源:贵州科技情报研究所 (200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