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耕地,你还能支撑多久?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59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7%,而且全国已有六百六十六个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截止2002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2593万公顷,比上年净减少168.62万公顷。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但数量有限,而且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   在我国,许多耕地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北方15省(市)、自治区,涉及近1100个县市,无灌溉条件的旱地6.7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47%。由于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有40%的耕地正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再加上传统的铧式犁翻地、土壤裸露休闲的耕作方法,使农田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地保护,干燥疏松、休闲裸露的表土已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来源。据专家研究表明,环京津地区沙尘暴空中悬浮的尘埃,有70%来源于裸露的农田。另外,还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大量水土流失不但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而且蚕蚀着耕地。以山西为例,每年随雨水流入黄河、海河的泥沙量达4.56亿吨,其中带走有机质508万吨,氮、磷肥料30万吨,相当于1年化肥施用量的25%。   由于耕地质量差、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了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也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1立方米水产1公斤粮食,而发达国家每0.2?0.3立方米就产1公斤粮食,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耕地的减少、肥力的下降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裸露的表土引发的沙尘暴也对生态环境和城乡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每年以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耕地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递减的现实,面对当前我国耕地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你到底还能支                                           (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