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杂交稻新组合层出不穷
2002年,广东省中、优质杂交稻种植面积949万亩,占杂交水稻总面积的74.3%。至目前为止,已有10个杂交稻组合米质达到国标三级水平,一度被人们讥讽为劣质米代名词的杂交稻现在真有点扬眉吐气了!在日前召开的2003年广东省杂交水稻优质化暨新组合现场观摩会上,又有一批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脱颖而出。专家预言,到2006年,广东省的杂交稻可望基本实现优质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省杂交稻米质问题摆上了科研工作的重要议程。1993年广东省育出第一个米质外观达特二级的“博优210”后,不到5年时间,又陆续育成了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培杂双七”、“培杂茂三”以及“华优”、“丰优”、“998”等系列组合,大幅度提高了中优质组合的种植比例。其中“Y华农A”、“粤泰A”等优质不育系攻关成果为以后“998”、“粤丰A”等亲本的选育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广东省利用常规稻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引进省外杂交稻新品种,也加快了广东省优质杂交水稻的选育速度。例如:广东省选育出的“粤泰A”、“粤丰A”、“998”等和引进的“博A”、“培矮64S”、“中9A”,成为广东省优质杂交稻的主要亲本。航天育种和对水稻亲本的提纯、繁殖等技术也促进了优质杂交水稻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由广东省育种单位选育的、达到省标一级以上的优质杂交稻组合已超过了50个。在2000年晚稻区试出现第一个达到国标优质三级的“秋优998”以后,到今年广东省已选育出了10个达到国际优质的组合。
让业内人土深受鼓舞的是,在日前的广东省杂交水稻优质化暨新组合现场观摩会上,参加今年晚稻区试、生产试验的50个杂交稻新组合中,如天丰优系列组合、培杂泰丰、华优998、龙优665等10多个组合综合表现相当突出。大部分专家预言,在这些新组合的审定推广种植后,到2006年,广东省的杂交稻将基本实现优质化。
优质杂交稻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2002年,广东省种植优质杂交水稻413.6万亩,比1998年增加353.6万亩,按亩产450公斤,每50公斤优质稻谷比普通稻谷增加20元,广东省农民2002年种植优质杂交水稻比1998年增收6.35亿元。
(郭栋林)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