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品质差投入高影响小麦发展
  我国科学家11月5日说,品质差、投入高是影响我国小麦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通过常规和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免耕等高效技术,才能提高中国小麦的竞争力。      长期从事小麦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何中虎研究员在“2003年中俄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国。尽管饼干、糕点和西式面包消费快速增长,但85%的小麦用于制作馒头和面条。中国小麦分为10大生态区,总体育种目标是高产抗倒,改良加工品质,抗白粉、条锈、赤霉等病害及高温、穗发芽和干旱等。中国小麦分为三大品质区域,北方冬麦区适于发展面包面条小麦,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以提高抗穗发芽能力为主。中国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但面筋强度和延展性差,因此不适于制作面包和优质面条。因此,除改善出粉率和颜色外,应通过增加优质高分子量亚基的比例及降低1BL/1RS易位系的频率来改进面筋质量。提高淀粉糊化特性也有助于改进中国面条品质。品质差、投入高是影响中国小麦发展的主要因素。据预测,中国小麦面积必须保持在2400万公顷以上,才能基本满足国内的需求。通过常规和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免耕等高效技术,才能提高中国小麦的竞争力。同时,还必须改革小麦分类分级、贮存等体制,提高品质测试水平,才能保证商品粮的质量及其稳定性。                                       (记者 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