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工作简报(第45期)

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工 作 简 报

【本期目录】

房卫平副院长就科技合作到西藏考察交流

《河南日报》:我省油菜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电视媒体报道:商水打造智慧农业,提高粮食产量

《科技日报》:科学养殖 打造绿色品牌?河南农科院力促畜禽粪便污染及其

   资源化利用

 

房卫平副院长就科技合作到西藏考察交流

受西藏有关方面邀请,621日至27日,房卫平副院长就如何进行科技援藏,发挥我院科技成果在西藏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到西藏农牧科学院、林芝地区、日喀则农科所进行了考察交流,同当地农技人员和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对西藏如何发展农业、科技合作、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考察调研期间受到了西藏自治区有关方面领导的接见。中国农科院原棉花所所长喻树迅院士、人事处处长刘康峰、植保研究所所长鲁传涛等陪同考察。

 

 

为了加强河南与西藏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我院于2013年向西藏林芝地区引入了部分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种,其中小麦、玉米品种效果良好。2014年,我院又无偿调入5000斤郑单958玉米种扩大示范。621日,房卫平副院长一行来到林芝地区,深入米林县、林芝县的田间地头,查看了从我院引进的郑单958玉米、花培6号小麦的示范情况,了解其他农作物在林芝地区的表现,就下一步示范推广工作同当地领导进行了探讨。在拉萨考察期间,同西藏农牧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就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和交流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在种质资源利用、人才培养、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河南日报》,2014522,第05版:经济新闻

 

          我省油菜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本报讯(记者张海涛)521日,在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油菜田里,一场油菜机械收获观摩会正在进行,几台收割机往来穿梭,吞掉一排排油菜,吐出干净的油菜籽,粉碎后的秸秆被均匀撒在田里。

过去一亩地至少要三个人忙活一天,现在一台收割机一小时能收5亩。该合作社理事长陈贵权说。据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书芬介绍,我省是全国油菜的主产和高产省份之一,但长期以来油菜生产工序复杂、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影响了我省油菜产业的发展。

为破解油菜生产机械化难题,省农科院和信阳市、罗山县协同攻关,探索出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新模式,实现了油菜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一亩地综合成本可降低300元。

据观摩会现场测算,机器收割比人工收割提高工效40倍以上,且机收损失率控制在6%以内,而人工收割损失率则在10%左右。过去一亩地的人工费需两三百元,现在机器收割只要六七十元。

《科技日报》,2014626:第12版:绿色家园

 

    

科学养殖 打造绿色品牌

??河南农科院力促畜禽粪便污染及其资源化利用

 

本报记者 马爱平
   
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模式,然而畜禽粪便处理滞后,使畜牧业发展受到环保标准的制约,发展处于瓶颈期。日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生猪?沼气?蔬菜生态循环模式示范与推广”在河南西平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及其资源化利用问题。
据了解,河南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2013年生猪存、出栏排名第二,家禽排名第一。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和畜牧大县,2013年出栏生猪137万头,在该省排名第二,家禽存栏980万只,排名第三。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直介绍,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如下问题: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破坏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2008年全国农业污染源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畜禽养殖每年产生的粪便约达30亿吨,是工业生产固体废料的3.4倍,农村43%的环境污染来自畜禽养殖;其次,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滞后,虽然个别养殖场采用了生物技术杀灭畜禽粪便中的病原菌、病虫卵等对人畜有害的物质,消除带有臭味的有害气体,将粪便中的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的腐殖质,转化成为可以安全贮存、使用的精制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生产,但这种合理处理畜禽粪便的方式在西平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面对西平县畜牧业发展状况,副县长张磊希望借助河南省农科院“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与西平县政府开展“院县合作”的契机,开展研究和解决西平县畜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通过2年多的研究发现,在西平县推广“猪?沼?菜”是解决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及资源化利用的科学模式。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邢宝松介绍,实施“猪?沼?菜”模式的关键技术在于养殖场畜禽粪便在发酵池内要完成首次熟化处理,否则易造成畜禽粪便二次污染。该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白献晓说,“猪?沼?菜”模式既解决了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及资源化利用难题,又推动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科学养殖,张磊介绍,该县的畜牧业呈现出畜禽饲养量大、规模化程度高的特点,目前,该县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000多万头只,能繁母猪10.4万头;其次,西平无公害生猪以质优价高的特点畅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随着农户养殖观念发生转变,畜禽养殖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防疫条件进一步完善,管理更加科学,动物疫病发病率得到有效防控;第四,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畜禽投入品进一步规范,生产过程更加科学,畜牧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方向发展。

西平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耿永献透露,为彻底解决畜禽粪便污染及资源化利用问题,他们即将开展“猪?沼?电”、“猪?沼?果”、“猪?沼?林”模式的应用推广。

 

【电视媒体报道】

67,河南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以“商水打造智慧农业,提高粮食产量”为题报道了商水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着力发展智慧农业,助力我省粮食安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