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工 作 简 报
【本期目录】
◆ 先进实用新技术I 棚架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 先进实用新技术II 葡萄新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1、金手指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2、巨玫瑰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3、夏黑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4、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棚架梨高效栽培技术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 王东升研究员)
1、棚架的搭建
1.1结构和材料 一般选用水泥预制材料。棚架由柱子和金属丝编织的网面两大部分组成。柱子分角柱、侧柱、支柱(或吊柱)三种。
网面用25毫米2号的钢绞线和8号或10号镀锌铁丝相互穿插编织而成,每隔50-60厘米添拉一道铁丝。
1.2搭建时间与方法 一般在苗木定植第2年秋冬进行。棚架高度一般在1.8-2.0米。先将4根角柱的位置在田块的四角定下来,然后将同侧的2根角柱连成直线,沿直线每间隔4米左右定下一点,这些点即为侧柱的位置。为使各种柱子竖立牢固,每根侧柱配一个地锚,而角柱要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拉力故需配两个地锚。用钢绞线沿角柱与边柱将网面架骨拉好,然后用8号铁丝纵横拉成小网格。同时,在中间设立支柱。
2、棚架二主枝整形模式及整形技术
2.1二主枝棚架
二主枝整形与丰产情况
2.2 棚架整形修剪要点
3、花果管理
3.1 人工辅助授粉 :目前采用人工点授、蜜蜂传粉、嫁接授粉枝以及液体授粉等方式辅助授粉。
3.2 疏花疏果:生产中常采用果间距法确定留果量。中型和大型果每序留单果,果实间距为20-30cm;小型果15-20cm留一果。高标准梨生产果间距可适当放宽。疏果一般在落花后15天左右开始,越早越好。疏果时选留第2-4序位果为宜。
4、肥水管理
4.1梨园生草管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幼树每亩施农家肥2-3方,成年树每亩施农家肥5方左右,配合施入50-80千克的N、P、K复合肥。
4.3全年保证越冬、萌芽、果实膨大等时期对水分的需求。
金手指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试验站 王鹏研究员)
金手指属于欧美杂交种,1997年引入我国,由于该品种奇特的果粒和较高的含糖量,在葡萄家族中享有“中国最甜葡萄状元”的称号。其较高的含糖量曾一度刷新吉尼斯纪录。该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给果农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验园经过5年的连续观察,总结出一套高效栽培措施,可供参考。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豫东试验站的试验园位于郑州市西郊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新品种试验场,该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 ℃,平均年降水量63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36小时,无霜期223天。土质为粘壤土,pH值8.23,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1.86%,全氮0.11%,全磷0.11%,全钾2.08%。栽植行、株距为3m×1 m,南北行向,架式为双十字v形架苗木为扦插苗。同一园内还有京秀、美人指等品种。
2 主要性状表现
2.1 植物学性状
嫩梢绿黄色,幼叶浅红色,绒毛密。成叶大而厚,近圆形,5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锯齿锐。叶柄洼呈一字型,叶柄紫红色。一年生枝条黄褐色,有光泽,节间长,冬芽中等大。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带副穗,平均穗重300~550克,最大穗可达800克。果粒着生松散适度。果粒弯形,似手指状,中间粗两头细,粒重6~7克,含种子2~3粒,果皮黄绿色,完熟后果皮呈金黄色,十分诱人。果皮薄,可带皮食用。果肉较脆,果肉有冰糖味和牛奶味,汁中多。一般黄绿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金黄色果实含糖量在20%以上,最高可达25%。甜至极甜,口感极佳。
2.3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较旺,花芽分化中等,发枝力强,冬芽主芽萌芽率87.7%,每个结果枝着生1~2个花序,花序着生在结果枝的3~5节,以3、4节为主,属于低节位花芽分化。枝蔓中等粗,节间较长。基部叶片生长正常,不易提前黄花。副梢生长旺盛,容易使架面郁闭,需及时进行单叶绝后处理。切记副梢处理和主梢打顶不可同时进行,以免逼迫其冬芽萌发,相隔一周后再进行即可。两年生树可少量挂果,每667?可达300kg左右。三年生树可进入盛产期,平均每667?可达1250千克。
2.4 物候期
金手指在河南郑州地区4月7日萌芽,5月13日开花,8月12日成熟。从萌芽至成熟需120~130天。属于早中熟品种。
2.5 抗性和适应性
抗寒性强,抗病性强,常规病虫害防治即可有效控制病虫害。该品种在各葡萄产区均可种植,适应性较广。
3 栽培技术
3.1 架势
采用双十字V形架。其主要参数如下:立柱行距3m,柱距4m,柱长3m,下端埋土0.6m。栽柱时应保证上端在一个水平面。每根立柱两个横梁,下横梁长60cm,距畦面1.15m。上横梁长1m,距畦面1.5m处。畦面0.9m处两边拉两道钢丝,两个横梁离边5cm处打孔,各拉一条钢丝。
3.2 避雨棚搭建
立柱顶端往下5cm处打孔,南北拉顶丝,并将顶丝固定在每根立柱顶端。距立柱顶端向下40cm处东西方向拉横丝,用较粗的钢绞线将东西方向每一根立柱连接,两头固定在60cm深的地锚上。果园两头的横丝粗(10号钢绞丝),中间可稍细些(6号或7号钢绞丝)。以两头横丝与立柱交点向两边各量取1.1m南北拉避雨棚的边丝,并与相交的每道横丝固定。拱片用毛竹片,长为2.5m,每隔0.6m一片,竹片中点固定在顶丝上,两边与边丝固定。郑州地区一般于4月初覆膜,塑料薄膜选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宽2.5m,平铺于避雨棚的拱片上,两边每隔35cm用竹木夹固定在边丝上,然后用压膜线斜向紧压即可。待果实采罢后即可揭膜。
3.3 修剪
夏季修剪。抹芽分两次进行,一次于萌芽后立即开始,一次于新梢长至15公分左右时进行。定好梢后及时引缚,于花前结束,为开花授粉创造条件。见花后主梢第一次摘心,并及时处理副梢,所有副梢留1~2片叶摘心,待雨季来临前只留顶端副梢其余全部去除。
冬季修剪。金手指基部芽眼分化不良,中上部芽眼质量较好,所以在修剪过程中以中长梢修剪为主,多年生树修剪主蔓基部需留更新枝,以防结果部位外移。一般每667m2留芽6000个左右,定梢3000条。
3.4 花果管理
金手指葡萄平均每结果枝带花序1.5个,当新梢长至15cm左右时,此时已能辨别花序质量,结合定梢,疏去多余花序,新梢间距12~15cm,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3:1。
疏花疏果。丰产园可于花前修整花序,使果穗紧凑饱满。花后两周即可进行疏果工作,剔除小粒果、畸形果、病虫果,以达到商品果的要求,利于包装销售。
套袋。待坐稳过后,用50%保倍3000倍+50%抑霉唑30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处理果穗,保证套袋前的安全。待药液干后再行套袋。套袋时应避开强光高温天气。
3.5 肥水管理
当金手指幼苗长至50cm左右时,开始进行追肥,前期以尿素为主,促进生长。每667m2施入尿素10kg,距主干40cm处挖浅沟施入并结合浇水。进入7月份,主要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枝条老熟。每667m2施磷酸二氢钾20kg。追肥把握住一个原则“薄肥勤施”。9月下旬开始施基肥,每667m2施入腐熟鸡粪3m3,氮磷钾复合肥50kg。
3.6 病虫害防治
冬季修剪后,要彻底清园。将落叶、枯枝、杂草、老翘皮等杂物全部清理出园,集中烧毁。绒球期,选择晴朗的天气,全园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包括全树、立柱、钢丝都要喷到位,可有效地杀灭越冬虫卵和病菌孢子,较低病原基数。萌芽后是防治?痘病、白粉病、红蜘蛛、绿盲蝽的防治点,喷施80%必备400倍+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花前是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炭疽病的防治点,喷施50%多菌灵600倍+40%嘧霉胺800倍+20%苯醚甲环唑2500倍。套袋后,主要以保护叶片为主,每隔15天喷施一遍80%必备400倍。
巨玫瑰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试验站 王鹏研究员)
巨玫瑰,欧美杂种。由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杂交选育。亲本:沈阳玫瑰×巨峰。实验园于2009定植,经过5年的连续观察,认为该品种是一个色泽鲜艳、香味纯正的优良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将该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可供参考。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豫东试验站的试验园位于郑州市西郊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新品种试验场,该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 ℃,平均年降水量63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36小时,无霜期223天。土质为粘壤土,pH值8.23,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1.86%,全氮0.11%,全磷0.11%,全钾2.08%。栽植行、株距为3m×1 m,南北行向,架式为高宽垂架,苗木为扦插苗。
2 主要性状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带副穗,穗重400~550g。着粒中等紧密,果粒椭圆形,粒重8g左右。果皮紫红色,可着至紫黑色,玫瑰香味更浓,口感更好。果皮中等厚,皮涩,肉质软,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4%。如若使用激素,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
2.2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旺,发枝力强,丰产且稳产。一般情况下,巨玫瑰每结果枝带花序2~3个,结合定梢原则,疏去多余花序,每条结果枝只留一穗果,个别强旺新梢可留两穗果。该品种长势旺挂过早,定植第二年主干粗可达到2.5cm,每667m2可产500kg果实。定植第三年,主干粗可达到3.5cm,每667m2可产1250kg果实。以后每年将产量控制在1500kg以内,每667m2超过1500kg,表现着色不良。巨玫瑰基部叶片易黄化,可通过适时摘心或喷施有助于延迟叶片老化的叶面肥可减缓叶片提前黄化问题。
2.3 物候期
巨玫瑰在河南郑州地区4月4日萌芽,5月8日开花,8月15日成熟。从萌芽至成熟需130~140天,属于中熟品种。
2.4 抗性
巨玫瑰抗病性中等,适应性广。易染炭疽病和霜霉病,花前花后和套袋前是炭疽病的重要防治点,雨季要提前做好霜霉病的预防工作。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架势
巨玫瑰生长势强旺,适合选择缓和树势的架势进行栽培,建议采用高宽垂架势,不仅缓和树势,操作省工省力,而且方便搭建避雨棚。该架势的主要参数如下:立柱长3m,下端埋土60cm,在立柱1.5m处拉第一道钢丝,1.75m处设横梁,横梁采用钢管(或三角铁),横梁长1.5m,以横梁的中点向两边每隔35cm处打孔,共打四孔,共拉四道钢丝即可。然后用铁丝将每根立柱上横梁与钢丝固定即可。
3.2 避雨棚搭建
巨玫瑰葡萄采用避雨栽培可大大降低生长季病害的发生,效果十分显著。搭建避雨棚的主要参数如下:立柱顶端往下5cm处打孔,南北拉顶丝,并将顶丝固定在每根立柱顶端。距立柱顶端向下40cm处东西方向拉横丝,用较粗的钢绞线将东西方向每一根立柱连接,两头固定在60cm深的地锚上。果园两头的横丝粗(10号钢绞丝),中间可稍细些(6号或7号钢绞丝)。以两头横丝与立柱交点向两边各量取1.1m南北拉避雨棚的边丝,并与相交的每道横丝固定。拱片用毛竹片或压制成型的空心铁管,长为2.5m,每隔0.6m一片,竹片中点固定在顶丝上,两边与边丝固定。一般于萌芽时即可覆膜,采果后便可揭去薄膜。
3.3 花果管理
当新梢长至15cm左右时,每15cm选留一新梢,保证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3:1。巨玫瑰平均每结果枝带花序2个,选优去劣,每个结果枝只留一穗果,个别强旺枝可留两穗果。花前,要认真整理花序,以圆锥形整穗方法为例,去掉穗尖2cm左右,去掉上部较大分支2~3个,上部分支较长者向里回剪,使花序紧凑饱满,呈圆锥形。开花前,新梢引缚工作需完成,为开花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于坐果。落花后两周,待果粒大小分明时,开始疏果。疏去小粒果、病虫果、畸形果和过密处的部分果实,使果粒疏松,利于果实膨大。疏罢果后即可套袋,套袋前必须用药物处理果穗,待药液干后再行套袋。
3.4 肥水管理
当植株长50cm左右时,开始对其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每667?施尿素15kg,灌溉前将复合肥溶解于水中,距树干30~40cm处挖浅沟施入并覆土。以后每次追肥后立即浇水。进入7月份,以磷钾肥为主,每667?施磷酸二氢钾20~25kg。9月下旬开始施基肥,每667?施腐熟湿鸡粪3m3,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对于结果树,一般情况共追肥三次,即萌芽肥、膨果肥、转色肥。萌芽肥以氮肥为主,每667?施尿素15kg,膨果肥和转色肥以磷钾肥为主,每667?每次追磷(P2O5)10kg、钾化肥20kg。转色肥务必要施,巨玫瑰葡萄在转色期果粒继续膨大,此肥的缺失会影响到果粒的大小。
3.5 病虫害防治
冬剪后,及时清园,将果园中剪掉的枝条、落叶、老翘皮等杂物清理出园,集中烧毁,该工作务必认真完成。绒球期,选择晴天,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包括全树、柱子、横梁、钢丝以及地面均要喷到,力求将病虫卵阻隔在萌芽前,降低病原基数。去年绿盲蝽危害严重的园区,此时也是防治的重要时期。花序分离期是灰霉病、炭疽病、金龟子、绿盲蝽的防治点,使用80%必备400+22.2%抑霉唑1200倍+10%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花前是灰霉病、?痘病、炭疽病、穗轴褐枯病的防治点,使用50%多菌灵800倍+40%嘧霉胺8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花后是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的防治点,使用80%必备4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套袋前,全园喷施80%的必备400倍,然后用50%保倍3000倍+50%抑霉唑30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浸蘸果穗,待药液干后再行套袋。套袋后,以保护叶片为主,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80%必备400倍,果实成熟时,禁止使用任何农药,保证食品安全。若有霜霉病发生,使用80%必备400倍+50%金科克2000倍即可防治。
夏黑葡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试验站 王鹏研究员)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产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仅面积迅速扩大,而且葡萄的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夏黑葡萄作为新时代的宠儿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许多果农盲目的扩大种植,导致多数果园的夏黑葡萄丰产不丰收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将夏黑葡萄整套栽培技术整理如下,可供参考。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位于郑州市西郊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新品种试验场,该试验园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 ℃,平均年降水量63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36小时,无霜期223天。土质为粘壤土,pH值8.23,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1.86%,全氮0.11%,全磷0.11%,全钾2.08%.栽植行、株距为3m×1 m,南北行向,同一园内还有京秀、美人指等品种。
2 主要性状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带副穗,经赤霉酸处理果穗可达500~800g。果粒近圆形,着生紧密,天然无核,自然状态下粒重3g左右,且落果较重没有任何商品价值。经赤霉酸处理,平均果粒可达6~8g左右。果肉脆,皮厚,汁中多,具有淡淡的草莓香味。果实成熟后呈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
2.2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旺,花芽分化好。芽眼萌发率85%,成枝率95%,平均每结果枝带花序1.5个。隐芽萌发枝结实力强,丰产性强。一般情况下,每结果枝留一穗果,生长旺的结果枝可留两穗果,以防旺长。两年生树亩产可达500~600kg,三年生树亩产可达1500kg。必须严格控制产量,否则易出现大小年现象。
2.3 物候期
在河南郑州地区,该品种4月3日萌芽,5月8日开花,7月15日浆果成熟。从萌芽到成熟仅需110天,属于无核早熟品种。
2.4 抗性
该品种抗病性较强,果实易染炭疽病,可通过套袋预防。
3 栽培技术
3.1 架势及避雨棚搭建
架势。夏黑葡萄生长势旺,需采用缓和树势的架势进行栽培,建议采用高宽垂架势。该架势的主要参数如下:
立柱高3m,埋土0.6m,在立柱1.5m处拉第一道钢丝,1.7m处设横梁,横梁采用钢管(或三角铁),横梁长1.5m,以横梁的中点向两边每隔35cm处打孔,共打四孔,共拉四道钢丝即可。行柱距3×4m,每667m2栽立柱55根。
避雨棚搭建。立柱顶端往下5cm处打孔,南北拉顶丝,并将顶丝固定在每根立柱顶端。距立柱顶端向下40cm处东西方向拉横丝,用较粗的钢绞线将东西方向每一根立柱连接,两头固定在60cm深的地锚上。果园两头的横丝粗(10号钢绞丝),中间可稍细些(6号或7号钢绞丝)。以两头横丝与立柱交点向两边各量取1.1m南北拉避雨棚的边丝,并与相交的每道横丝固定。拱片用毛竹片或压制成型的空心铁管,长为2.5m,每隔0.6m一片,竹片中点固定在顶丝上,两边与边丝固定。郑州地区一般于4月初覆膜,8月下旬揭膜。
3.2 修剪
夏季修剪。抹芽至少分两次进行,一次在刚刚萌芽后,选留中庸芽,抹去弱芽、双芽、三生芽。第二次于新梢长至15cm左右,能分清花序质量时结合疏花序进行。根据目标产量决定留梢量,一般每667m?定梢3000~3500条。
冬季修剪。主要以短梢修剪为主,每667?留芽6000个。剪截时,在剪口芽以上留2~3cm的保护桩,根据结果部位、枝条成熟度,灵活掌握单枝更新法、双枝更新法对树体进行短截、回缩。
3.3 花果管理
一般情况,夏黑每结果枝上有两个花序,当新梢长至15cm左右时,此时可辨别出花序质量好坏,保留质量好的花序,而并非“去上留下”。每结果枝只保留一穗果,个别比较旺的结果枝可保留两穗,弱枝不留果。
激素的处理时间和浓度。第一次处理在花序分离时进行,即小支穗和花蕾刚刚分开的时候,用5ppm的赤霉酸+三联包(50%保倍3000倍+50%抑霉唑30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浸蘸花序,目的在于拉长花序。第二次处理在见花第7~9天,务必在这三天内完成。使用10ppm的赤霉酸+200ppm的硫酸链霉素浸蘸花序,目的在于保果。第三次处理在第二次处理后两周进行,使用25ppm的赤霉酸+三联包(50%保倍3000倍+50%抑霉唑30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浸蘸花序,目的在于膨大果实。
果穗修整。修整果穗于激素保果处理以后再进行,花前整理花序,建议采用圆柱形整形方法。大约在见花后疏果,剔除病虫果、小粒果、畸形果,疏果要“狠”,切莫贪果稀疏,否则会影响果粒的膨大,造成果粒挤压变形。对于上部较长分支向里回剪,顶部较分散的分支直接疏除。最终达到果穗松散适度,穗散而形不散。
套袋。待膨大处理结束后便可套袋,此时若遇雨,必须再行蘸药(三联包),待药液干后进行套袋。这样套袋可将病果率降到最低。
3.4 肥水管理
萌芽前,每667?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挖浅沟施入并覆土。浇第一遍水,可促使萌芽整齐。新梢生长期,视土壤干旱情况浇第二遍水,有助于花序分化和新梢生长。果实膨大期,每667?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kg,追肥后浇第三遍水,有助于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十分关键。果实转色期,每667?追硫酸钾化肥30kg,并浇水。至9月下旬施基肥,每667?施3~4m3腐熟鸡粪,50kg氮磷钾复合肥,并浇水。11月份浇越冬水。
3.5 病虫害防治
在河南郑州地区,夏黑葡萄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痘病;主要虫害有绿盲蝽、叶蝉、红蜘蛛、班衣蜡禅。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萌芽前,清园工作务必认真完成。葡萄绒球期,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施,不仅喷树,立柱、钢丝都要喷到位。若去年绿盲蝽危害重,此时便是绿盲蝽防治的关键。萌芽后,喷80%必备400倍+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花前是灰霉病、炭疽病、绿盲蝽的防治点,使用50%多菌灵500倍+40%嘧霉胺800倍+40%乙酰甲胺磷800倍。落花后是灰霉病、炭疽病、?痘病的防治点,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倍+20%苯醚甲环唑2500倍。幼果期是炭疽病、白腐病的防治点,使用80%必备400倍+20%苯醚甲环唑2500倍。之后蘸药安全套袋。果实采收后主要以保护叶片为主,隔15天使用一次80%必备400倍或30%王铜800倍。
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在河南郑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试验站 王鹏研究员)
阳光玫瑰,欧美杂种,2009年引入我国试栽。由于该品种优良的性状表现,得到了葡萄专家的认可,同时也备受广大果农的关注。试验园于2012年从南京农业大学引入该品种,经过两年的观察记载,现将该品种在河南郑州地区的表现整理如下:
1 主要性状表现
1.1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带副穗,平均穗重在600~800g,最大穗重达1500g。果粒椭圆形,松散适度,平均粒重达6~8g,果粒大小均匀一致。果皮绿黄色,完熟可达到金黄色。肉质脆甜爽口,有玫瑰香味,皮薄可食,无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22% ,最高可达27%。果实成熟后可挂树至霜降,不变味,不裂果,不脱粒,不褪色,天气转凉,食用品质更佳。
1.2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中庸偏旺,花芽分化特好,萌芽率高,结果枝率较高。一般每结果枝带花序1个,极个别带2个花序。花序一般着生于结果枝3~4节。基部叶片生长正常,枝条中等粗,成熟度良好。定植当年需加强肥水供应,使树体成形,枝条健壮,为来年的结果奠定基础。经统计,两年生树平均每667m2产量可达500kg。
1.3 物候期
阳光玫瑰在河南郑州地区4月初萌芽,5月上旬开花,8月下旬果实成熟,属于晚熟品种。
1.4 抗性
抗病能力较强。果实易染炭疽病,套袋前需认真蘸药,让果实安安全全套袋。病害防治按照常规管理即可。
2 技术管理
2.1 架势
阳光玫瑰适应多种架势栽培,建议采用高宽垂架势进行栽培,易于管理,且方便搭建避雨设施。该架势的主要参数如下:立柱长3m,下端埋土60cm,在立柱1.45m处拉第一道钢丝,1.70m处设横梁,横梁采用钢管(或三角铁),横梁长1.5m,以横梁的中点向两边每隔35cm处打孔,共打四孔,共拉四道钢丝即可。然后用铁丝将每根立柱上横梁与钢丝固定即可。
3.2 避雨棚的搭建
搭建避雨棚可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生产健康优质的果实。搭建避雨棚的主要参数如下:立柱顶端往下5cm处打孔,南北拉顶丝,并将顶丝固定在每根立柱顶端。距立柱顶端向下40cm处东西方向拉横丝,用较粗的钢绞线将东西方向每一根立柱连接,两头固定在60cm深的地锚上。果园两头的横丝粗(10号钢绞丝),中间可稍细些(6号或7号钢绞丝)。以两头横丝与立柱交点向两边各量取1.1m南北向拉避雨棚的边丝,并与相交的每道横丝固定。拱片用毛竹片或压制成型的空心铁管,长为2.5m,每隔0.6m一片,竹片中点固定在顶丝上,两边与边丝固定。一般于萌芽前即可覆膜,薄膜宜选用透光好的无滴膜,最好一年一换,采果后便可揭去薄膜。
3.3 修剪
夏季修剪。抹芽分两次进行,一次在芽长至5cm时进行,选留壮芽,抹去弱、双芽、三生芽和位置不当的芽。第二次于新梢长至15cm左右,能分清花序质量时结合疏花序进行。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为3:1。根据目标产量决定留梢量,一般每667m?定梢3500条。
冬季修剪。主要以短梢修剪为主,结合中梢修剪,每667?留芽6000个。剪截时,在剪口芽以上留3~5cm的保护桩,根据结果部位、枝条成熟度,灵活掌握单枝更新法、双枝更新法对树体进行短截、回缩。
3.4 花果管理
花前修整花序,去掉副穗和基部较分散的1~2个分支,回剪部分较长的分支,并去掉穗尖1~2cm,使果穗紧凑完美。阳光玫瑰自然坐果很好,待坐稳果后果粒大小分明时,进行疏果。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和过密部位的果粒,是果穗松散适度,利于果实膨大,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套袋。疏果后,使用40%嘧霉胺1000倍+20%苯醚甲环唑3000倍浸蘸花序,待药液干后,在1~3天内进行套袋。套袋切记避开高温天气,宁可晚套袋。
3.5 肥水管理
萌芽前每667m2追施尿素15kg,挖浅沟施入覆土并浇萌芽水。新梢生长期,每667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膨果肥,每667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5kg。此次浇水对果实膨大十分关键。转色期,每667m2追施硫酸钾肥料25kg。至9月下旬施基肥,每667?施4m3腐熟鸡粪,50kg氮磷钾复合肥。每次追肥后都必须灌溉。11月份浇越冬水。
3.6 病虫害防治
萌芽前认真清园,将杂物清理出园并集中烧毁。绒球期,选择晴朗天气全园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务必仔细均匀,喷施到位。花前,使用80%必备400倍+40%嘧霉胺800倍+20%苯醚甲环唑2500倍+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花后至套袋前建议使用两次药剂,第一次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倍;第二次使用80%必备400倍+20%苯醚甲环唑2500倍。套袋后,每隔15天一次80%必备400倍或30%王铜800倍。
3.7 采收
阳光玫瑰成熟后可树挂两个月,果实品质更好,建议成熟后及时采收。树挂时间过长不仅影响树体安全越冬,而且还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