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禽产品发展方向
一、禽血开发 近年来,国外对禽血的抗癌作用十分关注。如日本利用禽血加工生产血香肠、血饼干、血点心、血罐头等,比利时、丹麦、荷兰等国常在制作红肠时掺入20%~30%的禽血,法国的美食家倡议把动物血制成新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更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血粉生产色、香、味俱全的保健面包。我国近几年来也对禽血的开发投入了较大精力,以上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肠羽粉开发 据测量,每只活重为2千克的肉用仔鸡屠宰后的下脚料为295.21克,占鸡活重的14.76%。全国肉仔鸡屠宰场的下脚料数量相当可观,如将其加工成肠羽粉,不仅可消除屠宰场的环境污染,又可变废为宝,增加效益。
三、鸡骨加工 鸡骨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和利用,国外用鸡骨加工成的骨糜产品如鸡骨桃酥、鸡骨糜酱、鸡骨糜汤汁粉、鸡骨糜饼干、鸡骨糜面包等风靡世界。
四、肥肝加工 禽肥肝?穴尤其是鹅肥肝?雪是高级的营养滋补品和上等佳肴,且价格昂贵。法国、匈牙利、日本和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都是世界上肥肝的消费大国,市场需求很大。
五、功能性肉制品开发 1.低脂低能值肉制品。其中之一是减脂食品,其脂肪含量比常规产品减少40%以上;之二是低脂肉制品,其脂肪含量在l0%以下;之三是低能值肉制品,其含能值一般控制在200千卡/100克?穴840千焦/100克?雪左右。目前这类食品主要局限于香肠制品,特别是重组型肉糜制品。2.低钠盐肉制品。这是一类主要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发的食品,目前主要为肉糜型香肠制品和某些腌腊熟肉制品,这类食品应尽可能地以剔骨肉为原料。另外,新型盐类的开发应用是低钠盐肉制品加工的又一新途径。3.低硝盐肉制品。传统腌制剂多为硝盐,而近代医学证明其既有毒理作用,又与致癌有关,因而低硝盐肉制品的开发受到普遍欢迎。4.不饱和脂肪酸强化肉制品。在香肠制品中用橄榄油等植物油代替猪脂肪,以强化不饱和脂肪酸,防止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诱发动脉硬化等致命性心血管病。5.碘强化肉制品。我国缺碘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40%。为此,可用碘盐代替常规食盐加工出碘强化肉制品。6.食物纤维强化肉制品。食品的高度浓缩及食物纤维的减少常诱发很多“富贵病”,并因而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消化障碍、梗阻,诱发肠癌。欧美已风行食物纤维强化食品,如添加富含食物纤维的植物成分加工香肠制品。7.肉类营养液。即将肌蛋白降解为氨基酸和肽类,再经微生物作用产生更多营养素,不仅可作为滋补品,也可作为饮料、调料和补酒的原料。现研制出的成品为混合肉,即30%的牛臂肉、40%的鸡脯肉、30%的猪小腿肉,菌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杆菌。
六、保健食品和药膳食品开发 当前风靡世界的绿色食品与黑色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七、开发全蛋白鸡胸肉肠、鸡肉火腿等 这些皆是在传统禽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型食品,已在国内的大中城市上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贾洪祥)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