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复混肥变名坑农
复混肥因生产工艺简单,造假容易,一直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成为假冒伪劣现象最为突出的一个化肥品种。复混肥变名造假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改名叫尿素、二铵等传统肥料。例如某市场上有种叫“包衣尿素”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含氮20%、钾6%的二元复混肥。其总养分含量为26%,远远低于尿素46%的养分含量,制造成本也远远低于尿素的制造成本。26%的复混肥在正常情况下出售充其量不过900元/吨,而它冒充尿素出售则至少可以卖到1400元/吨,每吨至少可多卖500元。
二是改名叫做高科技肥。明明是普通的复混肥,不法分子却把它改名叫“生物肥”、“生态肥”、“活性肥”、“活化肥”、“智能数码肥”等蛊惑人心的所谓高科技肥,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和欺骗,以高价出售,获取非法利益。
对此,我们呼吁广大农民朋友购买肥料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那些怪模怪样、乱七八糟名称的肥料品种尽量不要购买。如果实在要购买,一定要索取发票或购买凭证,并且发票上的名称一定要与其产品外包装上的名称一致,以便今后作为索赔依据。
(周和平)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04-23)